互動作用顯著而無任何簡單效應,可能是因為什麼?

時間 2021-06-01 16:40:55

1樓:lonlon ago

補充下熊爸的回答:

題主問「互動效應顯著而簡單效應不顯著」,而不是「互動效應顯著而主效應不顯著」,沒弄清楚的再去看看這幾個定義。

互動作用的定義是: 當乙個自變數的效果在另乙個自變數的每乙個水平上不一樣時,我們就說存在著自變數的互動作用。那麼從邏輯上來說,如果互動作用顯著,那麼應該簡單效應也一定是存在的,那麼出現題主的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

結合熊爸的答案,我的理解是,其實在這種情況下簡單效應也是存在的,只是沒有檢測出顯著的效果,而這是由於二者的顯著性檢驗過程中的差異造成的,就像熊爸指出的標準誤的差異(這個有點沒有很明白),另外也有樣本量的因素導致的原因,如果樣本量足夠,這個簡單效應是一定會顯著的。待更。

2樓:算卦工程師

樓主希望得到的不是數學解釋而是感性回答吧?

其實道理很簡單:

現在你去商店買衣服,

選擇對你來說無所謂的兩種顏色A和B。記C為格仔,記D為豎線條紋。

假設你對格仔和豎線條紋也沒有偏好。那現在顏色和條紋對你來說都是沒有效應的。

但是會不會有互動效應呢?

AC,AD,BC,BD,大概能排出個順序來吧?

所以是可以有互動效應的。

以下是數學說明:

考慮2*2設計:

Treatment A 有兩個水平:A1和A2,TreatmentB也有兩個水平:B1和B2; 響應變數為y。以y為縱座標,TreatmentB為橫座標,作互動效應圖如下:

TreatmentB的兩個水平的均值分別是1.5,1.5; TreatmentA的兩個水平的均值分別是1.5,1.5;

此時兩個Treatment均沒有效應。

而互動效應是斜率的變化,因此存在互動效應。

雖然TreatmentA和TreatmentB從實驗結果來看都沒有效應,但不代表它們對響應變數沒有影響。比如說,控制A=A1,則TreatmentB水平公升高會導致y增加;控制A=A2,則TreatmentB水平公升高會導致y減少。

此時如果題主依然關注主效應的話,就可以按照上面的理解。如果題主只關注不同效應水平組合下y取值的不同,則可以把這四種效應水平組合當成乙個Treatment C的四個水平,轉化為單一效應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3樓:李曉煦

統計教師的教學痛點莫過於訓練學生區分「沒有發現效應」和「發現沒有效應」。在題主這個問題裡,「沒有發現顯著的簡單效應」,並不等於「發現沒有簡單效應」。如果題主了解多一點統計檢驗的基本理念,就會明白自己已經發現了足夠自我說服的簡單效應(點估計),但是沒有達到說服他人的程度(顯著性)。

從點估計的視角,2×2互動作用效應就是兩個簡單效應的差,舉個例子,【男女】×【實驗組/控制組】,(男實驗組均值 - 男控制組均值) 就是 「男實驗效應」。男女的實驗效應差距,所謂「差之差」,就是互動作用。兩個很小的簡單效應相減得到的互動作用自然很小,反推過去,互動作用夠大,簡單效應至少有一組要夠大。

魔鬼就在「夠大」這個細節裡:說服自己和說服別人的標準不同,說服自己比較模糊,說服別人卻有習以為常的傳統口徑。兩個組的效應一正一負都還差一點才能達到口徑,但相減之後絕對值相加恰好超過了口徑。

背單詞是否對提高英語成績有顯著作用?

魚子醬小姐 其實背單詞基本能決定你高考英語成績的下限 一般來說3000 4000個單詞是你高考英語上130的關鍵 之後在學一些技巧的話,120 130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單背單詞的話大概能有100 110左右 關於背單詞其實好像大家都會,但是其中技巧還是蠻多的 背單詞可能會對提高英語成績有幫助,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