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和口腔科的職權劃分是否清晰?為什麼兩個科室互相說看不了?

時間 2021-05-31 21:44:16

1樓:張鵬

從病人的角度想了想你描述的症狀,很可能是咽後壁的淋巴濾泡增生,這個部位的增生在普通人看起來就是腫塊,甚至還有人要求切除,如果你的年齡在10-25歲之間,就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性的淋巴濾泡增生,不需要過多的關注。

對於你說的口腔科讓去耳鼻喉去看的情況,這就是會診啊,人是乙個多精密的結構,乙個醫生窮其醫生不一定能搞清楚乙個部位的問題,責任心強的醫生就會根據自己的經驗把你分診到最適當的科室來看這個病,通過多個科室醫生的診斷,排除一些病,最後才能確診,從而讓你去最恰當的科室就診。這中間就是多跑幾步路,浪費一點時間。你說為什麼醫院不統籌這些科室在一塊兒呢,那只能說中國醫生一天的工作量太大,滿足不了這個要求,如果一天只看10個病人,嗯,還能實現,並且還能和病人充分溝通,講的你心服口服。

然並卵。

對於口腔和耳鼻喉的分科問題,口腔本身就分口內和口外,又分正畸、矯正、兒牙、頜面等等亞科,不是那個醫院都能配齊的,耳鼻喉目前名稱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又和普外、眼科有交叉,所以去醫院看病,有個首診負責制,就算你掛錯科室,醫生也會給你推薦到最適合的科室。

2樓:Dr.mo

瀉藥。一般臨床在大醫院或者專科醫院分科更細,在一般綜合醫院要根據具體嘴裡能看到的部分,一般以舌根和軟顎為界,前部歸口腔,後面歸耳鼻喉。

3樓:曬太陽的喵

瀉藥,不帶脾氣回答

簡單地說,口腔之內,顎咽弓之前的,都算口腔,之後的算耳鼻喉的範圍,可是雖然我這麼說你還是不明白……所以根據醫生的建議,既然耳鼻喉讓你去口腔科看,說明他懷疑病灶有可能在口腔,然後口腔科看了讓你回去耳鼻喉,說明口腔科排除了口腔病變,你拿著病歷回去接著找耳鼻喉大夫啊,可是你沒找,你在網上說大夫踢皮球。

大學裡什麼專業以後是耳鼻喉科的醫生?

肝膽李醫生 醫科大學裡的基本分類是臨床醫學,麻醉學,口腔醫學,護理學。後面三個都是對應著以後的工作方向,而平時醫院裡的內科醫生 外科醫生 耳鼻喉科醫生 婦產科醫生等等都是從臨床醫學分化出來的。大學五年都是臨床醫學,就是什麼都學,等到考研或者就業的時候,就要選擇乙個科室或者方向,這個時候才會涉及到耳鼻...

口腔科或者口腔醫院的器具消毒嗎?

手機 探針 口鏡這些直接接觸口腔的應該都滅菌消毒的,畢竟查的嚴,但感控和無菌操作方面,公立口腔其實都很糟,像隔離膜一人一換 手套摸了別的東西即時更換之類的,即使在國內頂尖的公立專科也是基本沒人遵守的。造成的交叉感染隱患其實不小。而且即使造成了交叉感染,一般發現也是幾年後了,屆時也難以追溯院方的責任了...

請教下在同濟附屬口腔科醫院做過正畸的知友?

1.前期體驗不好,制定方案很久不確定,也不說等多久,就是等2.出方案前不給看牙周是否適合正畸,我覺得這個很重要3.這次說好的大概時間下次時間過了也沒信兒,見面就乙個勁的說自己做方案多辛苦多辛苦,對時間安排不好的原因隻字不提 這是普通門診,有條件還是掛專家吧,或者直接查正畸醫生,看醫院口碑固然重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