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世界對待精神病患者充滿惡意?

時間 2021-05-12 09:31:06

1樓:你猜

你說婚育方面的問題

一、精神疾病會遺傳

二、會導致患者社會功能減退工作能力下降,綜合說就是賺錢能力差,甚至無法工作

三、會有控制不住的衝動、傷人甚至殺人放火等行為把精神疾病換了,變成這個人有遺傳病,沒什麼賺錢的能力,會家暴打老婆甚至殺人,你會選擇跟他結婚嗎?

這不是歧視的問題,而是現實就是這樣。

2樓:WhatWhyHow

充滿惡意?有沒有搞錯,如果你是精神病,大家都要繞著你走,因為精神病人殺人不犯法,精神病就是一塊免死金牌,而正常人面對精神病只能瑟瑟發抖,祈禱精神病不會找自己麻煩。你問問那些被精神病人殺害的人的家屬,他們會問你他們的正義什麼時候可以得到伸張。

精神病人很可憐,沒有攻擊性的精神病還行,如果會殺人的精神病人我覺得沒有存在的必要,應該全部處死。而一般人怎麼分得清他是不是會殺人的精神病?

3樓:人間失格

我身邊有幾個精神病人,家裡人不管然後出來危害別人的人身安全,我們其實不是討厭精神病,而是討厭精神病人的家裡人任由他們出來給我們造成威脅,我們老家有乙個男的四十幾歲,把乙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殺了,吃了一部分,最後沒判死刑,你說我們恨不恨?如果不恨的大概是家裡沒有小孩的,人家上學被他拐走了,太恐怖了還有很多,總之家裡人不管法律拿他沒轍是我們最恨的

4樓:

我算是半個精神病患者吧。症狀是幻覺。所以把自己切割成兩部分,工作和與現實中的人接觸的時候用的是身份證上的名字和英文名,這時候就會告訴幻覺中的人,要開始表演了,我們都裝作看不到對方吧。

獨處的時候用的是虛擬的身份,喝茶,聊天,鬥嘴……熱烈鬧鬧,雞飛狗跳。除了幾個很親近的朋友,沒人知道這事,而知道的人也平常相待,偶爾也會隔著網路聽我吐槽師尊,未婚夫……甚至會幫我補全虛擬身份記憶。

我,沒有什麼攻擊性,比普通人更溫柔嬌弱些,不會和陌生人聊太深,一般是禮貌的應酬。自己也有足夠的理性區分現實和幻覺,危險真的沒有,除非是主動找我打架,但主動找誰打架都有可能被揍

但是,知道了這情況的話,別人還是會遠離我,第一,我和普通人不同,對於異類,有幾分排斥多加小心是正確的。第二,精神病患者有很多種,而且每個人的情況也不同,有很大一部分確實有攻擊性,乙個個詳細了解辨別,成本太高了,除非有特別的原因,一律遠離才是最經濟的選擇。

這只是針對我自己所處的環境而言。不覺得對精神病患者有惡意,適當遠離是最符合人性的做法

5樓:等待春風

我說一點我的感想,為什麼人們都害怕精神病患者?一提到「精神病」三個字就面露恐懼?除了害怕精神病人攻擊人,更深刻的一點,是對精神病這種病症的恐懼,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一些精神病狀態,例如腦子裡想個沒完或者思維不受控制等等,只不過短暫的經歷就恢復了,對那種病態感到非常可怕,所以才會對精神病相關的人和事那麼排斥和厭惡。

因為恐懼精神症狀,所以恐懼精神病人,不單單是害怕精神病人的攻擊性。

6樓:石頭

乙個瘋子倒下,會拽倒好幾個人。人們對精神病患者惡意滿滿並不讓人意外,這些人都是劣質品,叢林法則的被淘汰者。但是,作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都有一種能力叫共情,如果這些被社會嚴重歧視的病發生在你身上你當如何?

在遠離厭惡精神病患者之後,能不能多一分善意的理解呢?!

精神病患者和非精神病患者到底哪個是「異類」呢?

One阿禾 首先來看看 異類 這個詞。異,為不同 類,可譯為種類,可譯為相似物。那麼異類的意思可譯為不同種類,或不相似的事物。而種類分廣義和狹義,如若說是廣義,那麼無論是患病者還是常人都是人,所以都屬於乙個種類,自然不存在異類的稱呼。如若說是狹義,患者與常人屬於不同的型別,這時患者於常人是異類,常人...

精神病患者的世界是怎樣的?

Bint Shanghai 我現在的租客就是乙個十分典型的精神病患者。她姓戴,就叫她戴小姐吧。她有非常嚴重的妄想症,總覺得有台灣間諜用輻射來害她。有好幾次她半夜睡不著覺,都覺得這是台灣間諜故意整她,還為此叫警察來。她妄想挺嚴重的,總覺得有台灣人在我和她之間挑撥離間。後來才知道原來她姐姐有乙個台灣男朋...

精神病患者適合從事什麼工作?

我現在做檔案方面的工作,簡單機械,人際簡單,有一定工作量,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壓力小,我的主管還想培養我晉一級,但是我不想了,因為往上公升的話管不好壓力會有點大,我能養活自己,不管家人要錢就很好了 阿藕 其實是有的 比如藝術家,蒙克,高更,草間彌生,作為乙個畫家梵谷在他最後兩年陷於精神疾病時創作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