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國外學醫科是什麼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5-11 23:41:53

1樓:

媳婦在上澳洲醫學院之前認識。去年畢業了。作為乙個家屬我只想說太難了。。。

本科開始讀6年md,他們學校國內過來的每屆差不多乙隻手能數出來。 反正我這個旁觀的都快看崩潰了。讓我讀肯定讀不下來。

我也不會去讀。。 天天看東西背東西。更重要的是,畢業只是另乙個開始。。。

畢業之後國際生要去大農村磨練一年拿到執照。然後在競爭n年準備考試之後才可以進入專科。進了專科在上4-6年。

也就是說你畢業之後想做consultant 要在等個7到13-15年。

2樓:穿著睡衣去西藏

白俄羅斯某醫學院在讀

剛來的時候大家統一都要讀預科,學習俄語和生物以及化學,之後通過考試才能正式入系選擇臨床還是口腔方向,我們學校只有臨床

不得不說,在國外讀醫真的是個挑戰,首先是語言關,我們這邊要學拉丁文和俄語,因為我是英語授課,所以還要學習英語。平時書基本看不懂,全靠提前看中文的書預習,之後靠字典一點一點翻譯

要問我體驗,體驗就是印度人在醫學院真的好多啊,到處都是印度人放點圖吧

在醫院上課,桌上那是我們自己列印的書

上課也會抄PPT

聖誕節的時候的醫院

頭一次見到這個

化學實驗搞出來的魔鬼產物,一股惡臭

我們班上可愛的土庫曼小姐姐

我這個學期的書

3樓:雨中樵夫

真的是需要看自己的興趣,這是乙個life long profession,需要非常committed。在uk和us的話dentist和doctor的收入和自己之前付出的辛苦相匹配。英美國家平均醫療水平以及醫療人員素質高於中國,但是頂尖醫療水平中國醫生也肯定非常出色。

4樓:格蘭特

座標腐國。另一角度看問題。

體驗很爽。之前本科念chemistry,歪果小姐姐們聽到都是要麼可憐要麼搖頭要麼鄙夷。

現在念medicine。說自己念medicine的時候小姐姐們聽到基本都會馬上兩眼放光。

感覺就是,從學科鄙視鏈最低一下躍公升到鄙視鏈最高端。有一種客隊虐主隊的快感,別人引以為傲的事情自己比他做得更好的快感。

希望英國越來越多亞裔醫生。(BTW最喜歡英國的事情之一就是英國沒有AA平權,換言之每個人申請醫學院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亞裔分數要求特別高的問題)

5樓:

如果要來澳洲的話,最好有了身份再讀醫,雖然更難考進去。因為這裡畢業實習分配的時候國際生排在當地生後面。隨著這兩年職位越來越緊缺,國際生拿到實習的機會也越來越小了。

利益相關:答主今年畢業,當地同學早就有offer了,我們還在等呢。

6樓:彪哥

居然沒人提德國的Dr.Med?最短2年就能拿到醫學博士學位,申請難度還低,簡直發達國家中的奇葩。絕對是混個光鮮亮麗的國外博士頭銜回國工作的上上之選。

7樓:清晨的榮譽

美國應該是先讀四年大學,再申請讀醫學院。沒有醫學院的本科。(不過好像現在也有的學校招6年制的醫學本科,我認識的乙個abc就是讀的那個)

在美國讀醫學要做好財力,體力,精力和智力上的充分準備,因為你醫學院校畢業後還要申請resident4年,再下一步要fellowship 2,3年。

當然等出來能工作了基本就直接進入美國中上流社會了。

在國外學精算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英國精算本科的學習方向更偏數學一些,所就讀的大學有免考的話,一般可以免去CT部分的考試。英國精算碩士的學習方向會細分為壽險,財險,投資,和養老金,可以自己選擇方向進行深度學習。如果就讀的大學有免考的話,可以免去CA,ST部分的考試。 學渣一枚,讀的是英本。以下大部分是廢話,估計也不是你想要的答案。大...

三十多歲去國外讀博是什麼體驗?

A搏士 我也是乙個大齡申博者,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樓主應該先申上博士,拿到 offer 了,在做最終決定去不去的時候,再來考慮這些。從教育和工作背景看,樓主並不突出。而從我個人經歷來看,申請國外較好大學的全獎博士一路困難重重。現在想這麼多實在是太早了。當然,樓主要是有錢自費讀博那就當我沒說。 換個城...

長期在國外學習工作生活,回國後是什麼體驗?

座標新加坡,沒在國內工作過。只能說放假回國的感受。優點 好吃,好吃,好吃!能吃到熱乎早餐,都要感動哭了。效率高。辦事禮貌性的廢話少。缺點 去年回國去了北京潘家園一帶。首先空氣不好,然後非常多的人在公共場所抽菸。經常能看到有人隨地吐痰,綠化帶邊上狗屎超多。北京火車站候車室煙霧繚繞,令人窒息 走在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