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400個平方的空調面積。約克給的配置怎麼樣?

時間 2021-10-17 16:26:03

1樓:kaka

水機內機冷負荷按照套內每平200~250w選型。外機如果同時開啟率不高按照100W每平公尺選型。所以經銷商給你的內機超配嚴重,外機40KW還算正常,但是考慮水機外機故障率比普通空調高,最好選擇兩台25KW左右的併聯,即使一台故障沒來及檢修,另一台還可以用。

如果同時開啟率高外機40KW冷量也稍微有點小。

2樓:老九

對於成都暖通男的回覆,首先我非常感謝。接下來我說說我的看法。不足之處還請指正.

1.我對你的提高同開率的核心技術點:提高流速是完全持相反看法的。並且我對你的結論是不同意的。我們從流量,系統壓力,流速,比摩阻幾個關鍵引數來說

2)我們再來看內機的製冷制熱原理,製冷制熱在形式上是一致的,這裡只論述製冷:內機制冷首先是流經冷凝器的冷媒釋放冷量,然後通過風機製造的氣流將冷凝器釋放出的冷量吹到空氣中,從而實現冷量從冷媒到室內空氣的轉化。水機的冷媒是冷水,那麼冷凝器釋放的冷量的多少決定於冷水單位時間的流量,也就是我們說的流量。

在此案例中,我一直強調的是風盤過大,會導致流量失衡。會到我之前的假設中,假設1樓大廳全開(不管你開什麼風速,風盤的流量就是額定的,因為電動二通閥只有開啟和關閉),再開其他的風盤,必然有的風盤流量大,有的風盤流量小。(在這個案例中,因為主機流量和末端流量差別太大了,6T和19T.

這個差別已經無法用優化系統的方法來讓流量平衡了)。那麼後面的風盤,得不到足夠的流量,你風量再大有什麼意義?就像如果不開主機,你內機再大,也就是一台電風扇。

3)你在回覆的12條裡提的風盤的供回水溫差,主機供回水溫差。我自認為理解還是不錯的。在這裡指出你的乙個錯誤:

「主機供回水溫差越大越節能」。首先,目前主流三大家主機中壓縮機的頻率和水溫的關係是這樣的:當實際供水溫與設定溫度比較大的時候壓縮機將以最高頻率工作(75-78HZ);當實際供水溫差接近設定溫度壓縮機開始降頻,主流變頻機組約最低約降到(15HZ)。

所以恰恰是供回水溫差越小,實際供水溫度越接近設定溫度,主機越節能。

4)13條裡說的主機出水溫度越高,流量變大也是錯誤的。主機側的流量是不變的,變化的只是冷量(這裡的冷量表述的是熱交換的值)。流量是沒有任何變化的,因為決定流量變化的關鍵因素是1.

水幫浦2.阻力。主機內建的定頻水幫浦的壓差是額定的,主機側的阻力也是額定的,所以流量並沒有變化。

5)你說的夏季把主機出水溫度設高,可以節能是對的。因為夏季出水溫度越高,越接近環境溫度,越容易讓供回水溫差變小。同理冬天把主機出水溫度設的越低越節能。

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比如夏天,是會把主機溫度設定到7度的。至於你提的舒適度的情況,如果你在室外38度,陽台大落地窗(幾乎是標配)的環境下去驗收24-26度的設計溫度(GB50736供冷一級工況),你肯定恨不得供水設到5度。同時不要忽略了使用者的傻瓜式用法,要使用者自己根據室外溫度去調整供水溫度基本不可能。

畢竟絕大多數使用者不是知乎人均211 985的水準,而是家庭頂多男主人稍微對物理有一點點理解。所以夏季提高供水溫度,冬季降低供水溫度是不大現實的。當然,如果你的驗收標準是26-28度,那是可以適當調高夏季供水溫度的。

6)還有這個案例裡寫的同開率是65%。我想試問一下,有誰敢在這種末端配置+40KW主機+一次系統的環境下,同時開啟65%空調面積,24-26設計工況,去驗收的?

最後,我對此案例的看法還是在於流量嚴重失衡,從而會導致在開啟一定數量風盤後,其他風盤的流量(也就是效果)會嚴重降低。也感謝很多人建議搭配二次系統,我個人認為在失衡如此大的情況下,已經不是二次系統所能平衡的了。

在此案例中,我個人認為更合適的應該是:在需要快速制熱的區域(客廳、餐廳)可以適當放大冷量;在快速制熱需求低的區域(臥室)應該按外牆朝向,層高等因素,需要多少就配多少冷量,從而降低整個系統的總流量;管道採用同程布設;同時在預算足夠的情況下用二次系統,採用兩台主機聯網作為熱源。

3樓:Fly蔣

首先看的是,大部分的區域全部冷負荷超標,使用10的風盤就是超配。還談什麼噪音?最基礎的問題就沒發現嗎?

然後拋開靜壓談噪音有意義嗎?

低靜壓風盤靜壓多少,風在自帶靜壓下低檔和高檔能吹多少公尺,大家心裡都應該有數吧

49平方的區域,長寬跨度不低於7m,低檔能吹7公尺?不考慮室內溫差波動?不考慮舒適度?只考慮造價?

其次,試問,當兩台小型號內機低檔運轉時的噪音高還是一台大型號風盤的中檔時噪音高?

我們在這張圖表上也得了答案。

這不是明擺著偷換概念嘛。拿著小型號高檔比中檔,田忌賽馬啊。

題主的這個解答很對,主機的水幫浦是按照主機的負荷及5℃溫差,常住人口,同時使用量,去選型的,本身不就不為了末端選型。這也讓水機的配置更加靈活。

那麼風盤選型是根據房間朝向不同、圍護結構不同,製冷的速度來選擇對應的型號,當溫度達到時,風機降檔為低檔,電動二通閥關閉。低溫水轉流其他內機。

選擇末端水幫浦時究竟是按末端負荷選擇還是按主機負荷選擇呢?

這其實是個很嚴禁的問題,空調負荷實際上是個逐時熱負荷,比如太陽在西面的時候,東面房子的負荷就一定小,所以所有房間的總負荷加起來,一定是大於整套房子的最大負荷的。

次側水幫浦如果在空調上選大了,會使去耦罐出現混水的效果(一次側大於二次側),降低了二次的水溫,使得二次側出現負反饋的趨向,水溫越高,末端開啟的比例越高,流量越大,水溫越高。 要經歷很長的時間才能降溫。

更多的意義還是在系統的方案設計上,而非僅僅是乙個配置表。

打個比方,假設1號機流量 1.5T 2號機1T 3號機1T流量。主機流量2.5T,在1號機不做任何比例閥門控制的情況下。

1號機的在剛開機時,一直處於滿負荷運轉,此時的噪音必然是最大的。1號機也會把主機冷量帶走的最多,再到2.3號機時,效果極慢。

越往後效果越差。這是水機為什麼製冷慢的原因,本身水溫就低,超配又高,當然比不上多聯機了。

當1號機溫度穩定後,二通閥逐漸關閉,風機轉為低檔,帶走的冷負荷減小,低溫的冷凍水逐漸向後面的2.3號機流動,以此類推。

所以不必擔心冷不小來,如果冷不下,要麼是管徑選小,要麼安裝有問題,要麼就是主機選型小。

本身這套方案的配置就很不合理,400平方空調面積,如果是製冷,問題還不大,但是如果制熱,就要考慮當地的冬季氣候條件及主機的衰減曲線來選配。

4樓:「已登出」

空調50%的同開率,常住人口不多的情況下還算可以接受

10內機只要是專業的都不會配,就算配也會把10內機的噪音和大小問題說給客戶聽,讓客戶選擇,不介意的話那就沒問題。如果是沒有溝通過直接標配,那是不合適的。

一樓用三颱10內機不知道咋想的,三颱08夠了,二樓也是一樣不建議用10 可以兩台06。

三樓健身房內機的冷量負荷竟然只有200,不知道怎麼想的,頂層+健身,用這麼小的想不通。

水機配內機的單位冷量負荷標準在300左右是效果最好的。

臥室最好不要配08內機,噪音有影響。

題主曬出來的只是配置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重點是輔材配件的品質,以及安裝工藝的專業性。三分產品七分安裝,水機是最能體現這句話的,裝好了就是享受,裝的不好就是折磨。

5樓:優雅的狼

只有個配置表,不過配置表中能看出來這家不太負責任,或者不專業,10的機器用在家裝,也是想的出來,另外廚房最好有單獨的空調,另外主機這麼大,不怕以後噪音大麼,水機別墅最好的做法是一用一備,可以用個稍微大功率的主機比如25kw的與小的主機16kw的主機,大的常用,小的冬季地暖開啟使用,能耗也低了,噪音也低了,唯一缺點就是初始投資高一點點。這個配置他做的比較到位的一點就是內機冷量考慮很足,最後告訴你下,水機是系統,再好的品牌不會做系統也是白搭。

家裡頂加閣三層,200個平方,怎麼樣組網?

沒有具體圖紙,按常見情況來分析,簡單說下幾點 1 要盡力想辦法,保證預留網線 有線組網不但意味著節約成本,可以省去用三頻旗艦Mesh,也意味著可靠穩定的網路傳輸,畢竟WiFi互聯,延遲和頻寬上受介質影響,是沒法跟有線比的。2 AC AP主要是高帶機量優勢,家用的話實際最大優勢是美觀 畢竟單獨一台路由...

三層架構的原理是什麼?

智子 談談自己的理解。首先,這個三層架構個人理解應該是邏輯上的三層,並非硬體上的三層。然後第二個問題的通訊方式,這個只是實現方式不同而已。不同場景下,可以採用不同的通訊方式。以web應用為例,通常採用網路來進行通訊。而通訊的原理,就是要實現資訊互動嘛,不同實現方式,有著對應的不同的實現原理。在面對大...

ASP NET 的 MVC 三層架構問題怎麼解決?

豬哥哥 mvc屬於三層架構中的表示層,與三層架構沒有什麼衝突。三層架構該怎麼寫還怎麼寫,只是表示層用mvc框架,我就從來不用mvc裡的model。你想多了。 Dylan Li MVC可以說是UI層的一種技術,一般你可以這樣做 專案繼續拆分,分為DAL,BLL,Entity,UI。其中UI就包括h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