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現代室內設計很少出現「踢腳線」這東西,波打也很少,牆面垂直而下毫無凹凸,平直光滑簡潔的感覺,難道外國的設計都不怕髒?

時間 2021-05-31 17:55:08

1樓:

上面回答踢腳線功能性的,真不知道活在哪個時代。對於清潔的問題,解決方法很多,選合適的塗料或者牆紙就o;對於功能性的問題,只要牆鑿邊,地板嵌進去一些就可以,或者預留好縫隙,用矽膠走線也可以。知乎的不少回答都太帶有思維定勢,特別是上面那個貼圖的,美式的有些踢腳線有10多厘公尺了,人家層高多少?

你這樣做,豈不是踢腳線做成護牆板feel?

2樓:

是否安裝踢腳線需要考慮1、清潔問題 2、修飾陰角縫隙一般地磚地板和牆體的陰角縫隙都是毛的不直不好看(一般牆本身不是很直),如果另有方法重新找直修飾這些縫隙可以不上踢腳線。比如牆體另做造型掛石材什麼的 / 屋頂做吊頂後就能替代石膏線等陰角線條的作用。

3樓:曹彥

1,工藝問題,牆面和地面難以做到自然收口,無法橫平豎直,自然需要用踢腳線作為掩蓋。下圖就沒用,這對工藝要求非常高。

2,造型問題,許多用牆裙和護牆的案例中,如果沒有踢腳線,整體的觀感是不完整的。下圖,踢腳線、牆裙、門套、木門渾然一體。

3,使用問題,居住中會需要清潔,需要打掃,踢腳線可以防止各種濺水、磕碰。

4,空間問題,使用踢腳線可以起到一定的劃分空間區域的作用。下圖。

4樓:王爾德0186

你看不到不等於沒有啊,有些只是拍攝問題,可能是用的平踢腳。

大部分還是有踢腳的,誰說沒有了。

但是確實是有沒有踢腳的,極少數吧,為什麼不用就不知道了。我看到的都是很有錢的住宅才這麼做,比如DONNA KAREN的家。越極簡越難做。

5樓:SunLau

踢腳線/地腳線:主要作用是遮蓋地板(地磚)與牆面夾角的收口,另一方面也避免擦地時夾膠殘留印漬。無論國內國外,踢腳線大部分都是有的。

有些會和牆面顏色質感差不多而不明顯,有些則是採用平整式(和牆面在乙個平面)貼上。還有乙個重要的作用是區分牆地面的界限,在視覺上有個區分也會使地面顯得更穩重。

波打線:早年間住宅內使用較多,現在一般在別墅等大空間使用,主要作用是裝飾,也可作區域/功能劃分,在視覺上有引導作用。一般住宅面積小,即使使用也被遮擋且面積小效果不明顯。

在公共空間,波打線主要是視覺引導作用,當然一些設計師只做裝飾使用。公共空間面積大,人在視平線範圍內不易察覺安裝高度高的標牌指引,利用波打線就能直觀高效率的起到引導作用,再配合標識牌能輕鬆找到目的地。猶如盲道一樣,普通人看到盲道轉彎、分叉指示等,都會不費勁的知道路線。

6樓:拈花惹草

踢腳線最重要的作用是壓住地板 ,其次方便清潔。

方便清潔這個可以通過塗料解決,而壓住地板,用踢腳線是最簡單的方法。

地板需要乙個伸縮量,因此和牆面交接是需要留一點縫,不做踢腳線,就無法壓住這條縫。踢腳線還可以蓋住邊緣參差不齊的地板,或者地磚等。

不僅是國外,國內公裝時也經常看不到踢腳線。因為可以通過把裝飾牆面整個加厚來壓住地板,這個時候可以理解成整面牆就是踢腳線。當然還有其他做法,不一一舉例。

7樓:葉揚 獨眼

是否設定踢腳線與設計有關,現在的牆體表面塗料可以擦洗的很多,石材牆體表面本身也無需踢腳線加一道,力求設計簡潔的情況下可以不用踢腳線。但另外一方面說,國外現代室內設計用踢腳線的情況並不少。

你說的波打,是波打線麼?石材邊緣那一圈麼?用得不少。但是否必要全看設計。

室內設計都包括什麼,什麼是室內設計?

wenyul 1 室內光照 色彩設計和材質選用。色彩是室內設計中最為生動 最為活躍的因素,室內色彩往往給人們留下室內環境的第一印象。色彩最具表現力,通過人們的視覺感受產生的生理 心理和類似物理的效應,形成豐富的聯想 深刻的寓意和象徵。2 室內內含物 家具 陳設 燈具 綠化等的設計和選用。家具 陳設 ...

rca室內設計MA和pratt室內設計MFA哪個更好?

安老師An Emma對於兩所學校的情況已經大致分析的很清楚了。概括來講,RCA的室內設計重視培養學生的時代思考與學術研究,這樣的學習容易幫助自己找到與自己內心契合的那份社會責任感,長遠來看也就會慢慢找到自己的職業方向,乃至人生方向。室內設計作為乙個技能,便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在這個基礎上,再利用...

如何學好室內設計做室內設計師?

清茶 作為乙個室內設計專業的學生,我只想說,室內設計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做室內設計師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室內設計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學習的內容很多,會軟體只是把你的想法表達出來的過程,而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去形成這個想法,這是需要一定知識和經驗的積累的,這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周兩周能得到的,需要自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