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館用藍黑墨水記錄,為什麼不用黑色墨水呢?

時間 2021-05-31 01:05:58

1樓:S.E

檔案用墨水一般就是碳素和鐵膽藍黑。不算極黑這種高階貨的情況下,鐵膽藍黑的書寫效能其實比碳素強。

最重要的一點鐵膽藍黑會隨時間氧化為深灰色字跡,這個特點可以區別字跡書寫的時間從而可以防止檔案被後期修改。

2樓:火花之拳勃瑞姆

要講出來這個,確實是乙個系統工程

首先,為什麼會有金尖鋼筆呢?因為軟彈,寫感好,不不不,犀飛利的硬滑筆尖告訴我們只要金片夠厚,金尖可以非常硬滑

最早用金尖是因為金抗腐蝕性好,這是因為最早的墨水是用沒食子研磨而成,成分含有沒食子酸和硫酸亞鐵,被稱為鐵鹽墨水,或者鐵膽墨水,這種墨水酸蝕性非常強,鋼尖長久接觸墨水會被蝕爛,所以只能用抗腐蝕性好的金做原材。

但是鐵膽墨水具有防水性,而且顏色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亦加穩固,這種墨水非常適合記錄檔案,起草文書,放幾百年也不會有問題,但是這種墨水天然就呈現藍黑的顏色,所以基本上很多藍黑墨水都是鐵膽墨水(不過現代的鐵膽墨水的配方也有所改變,降低了酸性)

3樓:

檔案館對墨水的主要要求是穩定性,藍黑墨水(特指鐵膽墨水)是應用歷史最久的高穩定性墨水。除此之外,還有碳素墨水,甚至後者的穩定性更好。因而如今還能時常在各類檔案的填寫要求中看到。

檔案填寫對於墨水要求示例

墨水品類一般分為兩類:染料型墨水和顏料型墨水。

染料型墨水(市面上很多顏色品類墨水皆為此類)是復合溶液,普遍化學性質不夠穩定,在防水和耐久等效能上均有所欠缺——遇水會暈染,光照或儲存時間長之後會褪色,這些都不利於檔案儲存。假如說乙份檔案檔案,過了十年二十年上面的墨水筆跡已經褪色,這顯然不被允許。

顏料型墨水是把固體顏料研磨成細小微粒,溶解於溶劑中,是一種懸濁液或半溶液。由於含有固體顆粒,所以防水性和耐久性都很好,儲存上百年不成問題。最常用的顏料型墨水是黑色碳素墨水,即其中含有碳微粒。

但也因於此,會時常發生顆粒堵筆的現象。

顏料與染料的耐久性對比

相比需要較高生產技術的碳素墨水,鞣酸鐵藍黑墨水(鐵膽墨水)易於生產,故其使用歷史已有數百年之久,據說最早是英國化學家波義耳由鐵鹽與沒食子酸的顯色反應而發明的這種墨水是在藍色染料墨水中加入亞鐵鹽(如硫酸亞鐵)。寫在紙上後亞鐵氧化成黑色的三價鐵鹽,字跡便由藍變黑。

這種三價鐵鹽不溶於水,且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故理論上字跡能儲存很久。並且藍黑墨水的字跡顏色存在變化過程,也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大概判斷字跡的時間先後,達到防偽的目的。

話雖如此,後來的一些經驗和研究卻顯示,假如儲存條件不利,濕度過高或空氣中有害氣體侵入時,也會使藍黑墨水字跡褪變加快,不到十年便可能呈淡灰色。

所以以前在檔案工作中,一般使用黑色碳素墨水和藍黑鐵膽墨水,而不用其他穩定性較差的墨水。不過現在都不太計較,使用最廣泛的是黑色水筆。

4樓:張健

幾個原因,檔案藍黑墨水一般是鐵膽水,含有硫酸。

1 防水,紙纖維被硫酸氧化,防水。

2 隨著時間的流逝,字跡顏色從淺入深,可以防偽。也就是你用新墨水寫上去的字跡顏色和原來有差別,防止篡改。

5樓:逐日孤鴻

以前看鯰魚的防偽造墨水的時候有介紹過,檔案墨水一般都是用鐵膽墨水,因為墨水接觸空氣後一直在氧化變色,乙份幾年前寫的檔案和剛剛寫的顏色是不一樣的,如果用黑色的就看不出來。

休斯頓領事館為什麼要燒毀檔案?

看了看銷毀資料,其實還可以用擾亂視聽的方法。平常預備一堆沒用的假資料,比方暢銷書 流行八卦 報刊 菜譜等各種社會資料。把有用資料無痕銷毀後,把這些擾亂視聽的東西用碎紙機打碎,不用再燒。效果再好一點,把一些已經被對方蒐集到的資料,仿照樣子做一點或真或假標題 目錄打碎。 不說別的,都不用上公升到國家戰略...

檔案有什麼用?

易美迅官方 看你描述,你個人可能不會進入公務員 國企或者事業單位。那這方面的就不說了。如果你是個體經營戶,而且估計會一直經營下去,那麼你的檔案對你個人而言是沒有什麼實用性的。如果你在從事個體經營戶前在單位工作過,那麼退休的時候,可能涉及到計算工齡和養老金等級的劃分。如果你現在已經買了社保,對購買社保...

什麼叫將硬碟看成乙個檔案,用訪問檔案的方法訪問硬碟?

醉臥沙場 想象一下,如果讓你給乙個檔案寫一段內容然後讀出來,和讓你給乙個磁碟分割槽寫一段內容然後讀出來。你會怎麼寫這個程式?會不一樣嗎?請在你充分思考後再看下文 多說無意,直接看操作。像這樣的乙個mytest.c程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