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漏電保護器的情況下,地線還有用麼

時間 2021-05-10 11:42:56

1樓:葉俊巨集

張工的回答沒有問題,反對的人都是指在自己視角下沒有地線,張工的回答是整個電力系統中是否存在地線,由此推測反對的人也不了解漏電保護裝置是如何動作的。

2樓:滑水

沒有明確前提條件的結論都是耍流氓!前提就是「有用」的定義是什麼?

發生人接觸外殼被電的完整順序是:T0時刻相線意外置觸金屬外殼——經過時間t後(t大於等於0)人不小心接觸外殼,觸電發生。

在T0時刻一旦外殼帶電,漏保需在規範反應時間內(不超過零點幾秒)斷開線路,然後業主發現跳閘,請電工查詢修復漏電。這才叫「有用」,任何超過規範反應時間的就稱為漏保無效。所以必須接地。

2、我等非電氣理工男:

在不接地線情況下,在發生外殼帶電的T0+t時刻(t可能是一分鐘也可能是半年,畢竟沒誰閒的蛋疼天天去摸電器的金屬外殼)業主不小心摸到外殼時,在被電流擊到零點幾秒(即漏保反應時間或人主動甩開)後,線路斷開,保護業主未被電擊死亡或致殘,這叫漏保「有用」。所以即使沒地線漏保也是功臣。

3、閒扯:

電氣男:你都被「電」了還好意思說「有用」?沒電死你是你命大!我們追求的完美的人不會被電。

理工男:反正沒死就是好的,反正你也不知道電器到底什麼時刻和破損電線媾和了。哪有那麼多完美?而且地線帶電、金屬水管帶電、牆體帶電地線也解決不了!

電氣男:地線為什麼會帶電?除非你地線接地措施不到位,那是你們小區連基礎條件都沒搞好!

(物管:怪我咯?就給那麼點錢幹那麼多活哪忙得過來。

我接手什麼樣能過得去就行)。

理工男:生活上遇到十個電工九個不專業,小區地線豆腐渣還不是電網驗收不細緻和開發商的問題。(開發商:我要還貸,我要利潤)

電氣男:不專業還不是因為你們捨不得出錢導致一線電工無法餬口導致濫竽充數,你捨得花錢去國電請大咖就沒那麼多事。

理工男:花冤枉錢還不如我自己來。

電工:你不專業。

。。。。。。然後陷入死迴圈。

3樓:

感覺你的想法是不是有一點偏差。我就是感覺漏電保護並不是為了保護裝置的(也就是你說的跳閘保護),而是為了人身安全。保護裝置用的應該是饋線端部的斷路器,要想保護裝置,必須有地線(地線可以使短路電流變得很大),這樣斷路器的瞬動靈敏度才更高。

4樓:

沒有條件裝地線的情況下,為了提公升漏電保護器的可靠性,可以在入戶線處裝兩個不同品牌的漏電保護器,這樣即使乙個漏電保護器出現故障,另外乙個也觸發斷電。

另外強烈反對「沒有地線的情況下漏電保護器完全沒有作用」的結論實際上,地線並不是觸發漏電保護器的必要條件,漏電保護器在安全方面的優先順序是要高於地線的,漏電保護器是要比地線更加優先選擇的,而且漏電保護器還能覆蓋到接地不能觸及的部分:

(1)例如人體直接觸控火線的情況地線是無法保護的,但漏電保護器在上述情況下也能保護;

(2)地線的可靠性並不是百分之百,地線因接觸不良等原因沒有實質性接地的情況下會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這樣用電器漏電後沒有接地的地線會跟著帶電,觸控地線也會被觸電

(3)在實際生活中,很多用電器並沒有配備三角插頭,沒配備三角插頭的用電器和地線沒關係,而且有些用電器雖然配了三角插頭,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將接地線與用電器機殼連線,沒有漏電保護器,很容易觸電,而且現在的用電器機殼並不是單一機殼,有一些是分很多模組的,只要任意模組沒有接地,都存在觸點風險。

但是,話說回來,有條件的話地線和漏電保護器還是都要接的,這樣一旦發生用電器機殼漏電就會自動觸發漏電保護器,不用等到人體觸控後才觸發漏電保護器。

5樓:何必問

你裝漏電開關目的是什麼?

幹嘛要從跳閘角度去想而不是從人身安全角度去想地線問題?

從車子角度來說,失控時豈不是撞路人比撞電線桿這些硬東西更能保護車子?

6樓:心碎永恆

1.防雷

2.只有接地,電器外殼一漏電時,漏保才能及時起作用3.有漏保無地線,電器漏電時,人觸碰到電器外殼漏保雖然會起保護作用,但在觸碰的一瞬間,人還是會被電到一下下。

4.遮蔽電磁波干擾

7樓:方塊上的枕木醬

有用。某品牌筆記本,在沒有接地的時候,插上電源介面卡外殼輕微麻手。

接地良好時,什麼事情也沒有。

因為有感應電。

這些電流不能致人死亡,也不會導致漏保跳閘。

但是影響使用啊。。。

還有,有時候把所有的鐵殼子什麼的通通接地可以有效減少干擾。

8樓:

金屬外殼的用電器都是三角插頭。不一定是出故障漏電的時候外殼才會帶電,因為用的交流電,外殼有可能產生感應電流。

關於第一句,請問有沒有人能解釋一下為啥小公尺膝上型電腦是兩相插頭?

9樓:Patrick Zhang

題主的這個問題具有普遍性,就是沒有認清漏電開關與地線到底有何關係。

我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先給出結論:漏電保護器與地線是從屬的關係:有了地線,才具有安裝漏電保護器的可能;反過來,若沒有地線,安裝了漏電保護器毫無用處。

為了能夠明確其中的道理,我們從最簡單的直流電路開始談起,如下:

我們來看下圖:

圖1是直流電路,它有電源E,也有電源內阻r,還有外接的電阻箱R。注意到外接電阻箱R有乙個金屬外殼。

我們設從電源E的正端流向電阻R的電流是I+,流出電阻R並返回電源的電流是I-。由於電路屬於串聯電路,因此這兩個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我們令兩者之和為Id,於是有:

。例如,電池電壓為6V,它的內阻r=0.1歐,外電阻R=10歐,於是有:

我們來看圖2,它依然是直流電路。圖中把電阻箱的金屬外殼通過接地電阻Rg接到電源負極,也即接地。

當電源的正極未與電阻箱的外殼相接時,什麼事情也不會發生。

現在,我們讓電源正極引線與電阻箱外殼相接(以下簡稱碰殼事故)。仔細看圖,我們會發現接地電阻Rg其實是與負載電阻R併聯的。於是我們發現了乙個關鍵現象:

也就是說,此時的I+和I-雖然方向依然相反,但已經不再是大小相等了。

由於Rg的值往往很小,因此Ig的值很大,近似於電源正負極之間的短路電流,因此在電路中需要配備熔斷器來保護。

注意1:由於圖2中的接地電流很大,近似等於電源短路電流,所以我們把這種接地系統叫做大電流接地系統。

注意2:大電流接地系統的線路保護依靠過電流保護裝置,即熔斷器或者斷路器。

我們來看圖3:圖3其實就是把圖1中的直流電源(電池)換成交流電源。與圖1一樣,我們也可以做出結論: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我們令:,則,於是有:

。和圖2的結論一致,儘管是交流電流。

我們來看圖4:我們發現圖4與圖2類似,我們也可以推出完全類似的結論:

。由於正常狀態下,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Ig=0;一旦發生電阻箱碰殼事故,則Ig不等於零,說明發生了漏電。

國家標準規定,Rg的值不得大於4歐,而一般狀態下Rg的值在0.2歐到0.8歐之間,因而接地電流很大,接近電源相線對零線的短路電流。也因此,它被稱為大電流接地系統。

前面說過,對於大電流接地系統,一般依靠電路前端的斷路器或者熔斷器來保護線路。

這種交流電路中的接地屬於TN-C、TN-S和TN-C-S接地系統。下圖是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給出來的TN-C接地系統標準圖:

看,和我給出來的圖4何其相似。

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談到漏電保護器。我們馬上就要講到它了。

我們來看圖5:

圖5中,我們看到用電裝置的外殼直接接地,碰殼事故的接地電流並沒有通過電源提供的N線返回電源,而是走地網再返回電源。

我們當然知道,地網的電阻Rg遠遠大於PEN線或者PE線的電阻。這是第乙個問題。

其次,我們發現不知道該如何同時測量與。若不同時測量這兩個電流,我們就沒法得知兩個電流之差。這是第二個問題。

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

對於第二個問題,我們採用零序電流互感器來同時測量與,見下圖:

將圖6與圖5對照著看,立刻就明白了。

由於 ,且當與的值相等而方向相反時,兩者平衡,零序電流互感器沒有輸出;當與的值不相等時,Ig不等於零,於是零序電流互感器輸出到操動機構中,產生脫扣力驅動前端的斷路器執行跳閘操作。

這個裝置就叫做RCD,器件名稱是:漏電保護器或者剩餘電流保護器。

對於第乙個問題,在IEC60364《接地系統》中規定,若電力變壓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而用電裝置的外殼也直接接地,兩者之間沒有導線連線,這種接地系統叫做TT。見下圖:

圖中我們看到了電力變壓器(左上側)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用電裝置(中下)的外殼直接接地(PE線),兩個接地極依靠地網連線。

IEC規定,TT接地系統必須使用RCD。

至此,我們應當明白了:

(1)用電裝置的外露導電部分(外殼)直接接地線PE;

(2)在上條得到滿足的條件下,使用RCD漏電保護器,就能在發生單相接地故障(用電裝置的碰殼事故)時,RCD將驅動斷路器跳閘,以保護人身安全;

(3)對於TT系統,IEC和國家標準強制性地要求必須使用RCD。

此圖是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控制原理圖。我曾經放到知乎上讓知友們查錯,結果大家都紛紛到控制部分去查,卻不知道主迴路中斷路器的過載保護與熱繼電器的過載保護重疊,所以錯誤在於斷路器不應當採用熱磁式而應當選用單磁式。

我們知道,電機不需要引入中性線,那麼電機的接地故障保護是否會有問題?

我們看到,主迴路中在偏下的位置有ELR的零序電流互感器以及它的測控裝置。ELR測量的是什麼呢?

我們來看下式:。

等號右邊的第一項是三相不平衡電流,它與中性線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測量三相不平衡電流,既可以讓三相同時穿過電流互感器來測量,也可以通過測量中性線電流來做判斷。

ELR的執行常閉觸點在103線和105線中間。當ELR執行脫扣後,接觸器線圈失電而釋放,電機將停止執行。

漏電流Ig就等於三相不平衡電流與中性線電流的相量和。

這一點,從本貼前面的單相迴路計算式也能看出。

對於電動機迴路來說不存在中性線電流,於是漏電流Ig就等於三相不平衡電流。

其實,電動機迴路的三相電流只是基本上平衡,會有一些偏差,並由此給出三相不平衡的門限值。如果出現大於門限值的三相不平衡,說明某繞組的絕緣存在問題,也即發生了漏電。

不過,電機的外殼必須接地,或者接PE線。否則,系統就無法測量出接地漏電流。

我們來看看斷路器內部是如何測量漏電流的。下圖摘自ABB的Emax樣本,顯示了接地故障G(漏電故障)保護的測量方法:

在這裡,我們看到斷路器內部同時測量了三相電流和N線電流,然後取它們的相量和作為漏電流的測量值。

事實上,漏電流也可以從電力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極的零序電流互感器測量值中得到,見下圖:

圖中有兩個G引數的測量通道,其一是後向通道的三相電流與N線電流的相量和,其二是前向通道的外部零序電流互感器測量值。

那麼在上述這種情況下,還需要系統地線嗎?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我們從圖中的PE線就能看出。如果沒有PE線(包括TN的PE和PEN,也包括TT的直接接地PE線),那麼就不會有漏電流,三相不平衡電流與中性線電流始終是平衡的。

知道這種情況下的接地系統是什麼?是IT。IT系統沒有系統接地,變壓器中性點通過高阻接地或者不接地。

當發生單相接地後,IT系統還可以繼續執行2個小時。當然,發生了單相接地後,IT系統必須給出報警資訊。

最後的結論就是開頭的那句話:

漏電保護器與地線是從屬的關係:地線是安裝漏電保護器的充分條件。也就是說:

安裝了漏電保護器,可以推斷系統中一定有地線;但反過來,若僅有地線,未安裝漏電保護器也行。事實上,在大電流接地系統TN下,可由普通開關的過電流保護裝置來執行線路的漏電保護。

知道原因是什麼?大電流接地系統下,漏電流已經被放大為相對N或者相對零的短路電流,故可以用過電流保護裝置來執行保護操作。

至於TT小電流接地的系統,必須安裝RCD,這是IEC和國標強制要求的!

提2個問題:

問題1:為何漏電保護器有30毫安的,有60毫安的,甚至還有100毫安的?它們的用途是什麼?

回答:

30毫安及其以下的漏電保護器用於人身安全防護,30毫安到100毫安中間的漏電保護器用於人身和消防兼顧的安全防護,100毫安以上的漏電保護器則用於消防防護。

問題2:漏電保護器的出線端標註了N和L字樣,分別代表中性線接線和相線接線。若兩者接反了,會有何種現象出現?

回答:

對於2P的斷路器問題不是很大,因為2P中都裝有脫扣器。

對於1P+N的斷路器則不行,因為這裡的「N"中沒有脫扣器,只起到隔離作用而已。若把相線接到」N"線,則發生短路時IP+N開關可能會發生拒動。

您猜對了嗎?

漏電保護器的故障現象,請大神指教 謝謝

Patrick Zhang 題主應當是被自己給坑了!看得出來,題主根本就不知道3P N漏電保護器是怎麼回事。我們先看3P N漏電保護器的原理,看下圖 圖1 3P N主開關 漏電保護器的工作原理 圖1中,當用電裝置執行後,如果三相不平衡,則會產生三相不平衡電流Iv,中性線N的電流In與三相不平衡電流大...

家用總開需要帶漏電保護器嗎?

北京裝修從零開始 空氣開關和漏電保護 空氣開關和漏電保護該怎麼選擇?空氣開關 簡稱空開,是當電路中電流大於額定值就跳閘,從而保護電路不被燒毀的開關裝置,功能類似過去老房子用的保險絲。家庭常用就是單極1P,只有乙個接線頭,接一根火線,跳閘只斷這根火線。漏電保護器 簡稱漏保,可以理解成 公升級版的空開 ...

同一電路下漏電保護器串聯,以下三種描述是否準確?

獨自彈琴 提問之後的自問自答,非常感謝各位回答,我對電路基本只有日常認知水平,只是在使用中發現看似有規律但是多次測試又沒有規律的現象。目的主要是想問詢專業人士意見和現象解答。經過多家漏保廠商問詢,和有專業裝置能夠檢測維修的專業人士諮詢測試,做乙個非專業記錄。所有漏保靈敏度均不準確,國內正泰,德力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