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建築設計體現了哲學思想,那麼景觀設計就那麼膚淺,沒有哲學思想了嘛?如何加深對景觀的思考!

時間 2021-05-11 22:58:23

1樓:易安諺

有的。事實上,除了部分無意識行為之外,人類的任何行為是由思想主導的,這與行為本身的「膚淺」或「深邃」無關,而是由人的行為機制決定的。景觀設計,其實質就是以人的思想來改造外部環境,是一種高密度的意識輸出,不僅體現了設計者作為個體對於世界的認知,更有時代洪流的深深烙印。而中國古典園林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就是一部中國精神文明史

魏晉時期,社會動盪戰亂頻繁,文人士族深受道教思想的影響,厭世避世寄情山水,私家園林在此間興起,用人工的手法再現、比擬自然。至中唐時期,佛教禪宗盛行又深深影響了士大夫的審美意識與精神需求,對園林藝術的追求從「畫境表現」昇華為「意境創造」。宋朝重文輕武,此時出現了將佛儒道三教思想合一的理學思想,在「宇宙為吾心,吾心即宇宙」主觀唯心主義思想影響下,園林以小空間營造開朗氛圍,提煉和概括了自然景觀,通過遊賞園林,人開啟自己內心對自然的一種憧憬與聯想。

明清時期受儒家、道家、佛學、理學等中國哲學思想體系皆已基本成型完備,至此,中國古典園林藝術風格完全角成,與中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一致,追求自然美,「雖由人作宛自天成」,園中有園,移步換景,以有限空間觸及無限自然。

從根本上講,中國古典園林自始至終都秉持著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思想觀念,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這種思想從園囿時期便已經存在,同時又摻雜統治階級在客觀上如因戰亂頻繁而導致出現的避世思想和主觀上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思想等的盛行思想,更或者是外族宗教的傳入,這些盛行一時的思想都被融入到當時的園林建造中。而隨著時代的更迭,王朝不斷更新和衰落,但那些融入古典園林的盛行一時的思想卻沒有因王朝的更迭而煙消雲散,它們依附在園林裡,注視著世間滄海桑田,在時間的沖積下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靈魂。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園林作為一種具有生命的景觀,在時代的更迭中一旦缺少人的維護和管理,便會黯然失色,若逢烽火戰亂,更是會被埋沒在歷史的塵沙之中。現在能看到的古代園林,多是明清時期建立,在此之前的諸多佳作,只能在古籍中遙遙遐想。

如果將目光看往國際,2023年代以來,當代園林猛然進人到乙個探索、反叛、多元化發展的時代,各種文化、理念、藝術思潮迅速占領了園林設計的高地。許多景觀設計師貼上各種主義的標籤,來宜揚自身的設計理念。與此同時由於技術和材料的發展,景觀設計師可以借助的手段比以往更為複雜,無論從光影、色彩、音響、質感等材質方面,還是從地形、水體、植物、建築、構築物的形體方面,都創造了更豐富、更具視覺刺激感的園林。

2023年代後園林流派大致走向5個方向:繼承功能主義的園林,如解構主義園林等;反叛功能主義的園林,如後現代主義園林等;中立於功能主義之外的、利用技術回歸自然的園林,如生態主義園林、高技派園林、新材料園林等;中立於功能主義之外的、重視藝術的園林,如雕塑藝術園林、大地藝術園林、極簡主義園林、超現實主義園林、極多主義園林等;中立於功能主義之外的、立足繼承文化的園林,如後工業景觀的園林、批評性地方主義園林、歷史文脈主義園林等。

也許你更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乙個百花齊放的時代,設計師們自由、肆意地將自己的一些非常個人化的元素,例如藝術追求、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甚至只是單純的情緒,融入到園林景觀的設計之中,形成了許多獨一無二的佳作。

今天的園林作品,似乎依然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不同思潮留下的些許影子,但更多的是現實主義色彩的無奈妥協,園林設計更像是一種功能性的解決方案,我們在造價、工期、生態效益、社會評價、甲方好噁等諸多枷鎖的束縛之下,非常有限地傳達著自己對於世界、對於美的認知。

參考文獻:

[1] 李飛. 2023年代以來的當代園林流派[J]. 城市規劃學刊, 2005(3).

[2] 馮懿夢. 伴隨中國思潮發展的中國古典園林風格形成歷程[J], 2019(9).

2樓:紅與麗的微博

其實景觀設計本質是對戶外空間的實用與精神體驗的追求,景觀設計對實用的要求相對寬泛,但對意境的追求接近完美。相對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對哲學和審美的要求更高。

從設計工作的現狀來說,衣食住行是人類基本需求。建築設計解決的是能住的問題,建築設計首先解決的是住的功能問題,就有了必須滿足一系列的規範,然後才是滿足基本審美需求。景觀設計從誕生以來就是為追求更好的精神享受而來的,例如中國的江南園林,皇家園林,日本的枯山水,英國的自然公園,法式園林。

景觀設計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和哲學追求是很難有自己生存的理由。景觀對於審美和哲學追求是他生存的根本。

由於景觀功能性需求的模糊定義,精神追求的過於突出,這也是景觀設計很難在當今市場上找到被人重視的位置。所以近些年為了市場的需求,景觀設計在不斷強化自身的功能與實用性,來製造大家對優質景觀的需求。嚴格意義上來說,現在的中國剛剛走出溫飽,對景觀精神層面的追求遠低於對實用層面的追求。

所以現階段景觀的實用體驗的挖掘的市場效應要高於精神層面的挖掘。但現在競爭激烈的住宅示範區的景觀除外,畢竟那是也個燒錢的範疇。

3樓:阿水

現代的景觀的整個教育體系都是借鑑西方景觀學派的模式。而並不是說這種借鑑就阻礙了與中國古典園林有關的哲學思考,準確的說這種哲學思考一直存在著,並且在景觀設計的前進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古典園林最初的形式就是因為意識領域的三大思想,天人合一,神仙思想,君子比德,形成了自然式的平面形式和思想內涵,之後的發展也不斷受到儒道釋並尊且以儒家為主的封建文化的影響,形成了不同隸屬的三大園林型別。有些可惜的是清末之後對於古典園林的現代化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中斷了,沒有形成一脈相承的體系。

反觀西方,從古埃及開始到當代,從古典園林到現代景觀,是一條完整的脈絡。而這條脈絡也是有自己的哲學思考,並且這種哲學思考也是乙隻推動著景觀的發展。1、古代,是以幾何的發展,理性的哲學,形成了以人工美為主的歐洲園林的。

2、中世紀,造園的活動是在黑暗的宗教體制下的,發展近乎停滯。3文藝復興時期,借助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喚醒人們的思維,有了義大利園林。到接下來的法國的唯理主義的勒諾特,到啟蒙運動和經驗主義下的英國自然風景園,到十九世紀的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代主義,到工藝美術運動,思想上對於維多利亞矯揉造作的裝飾風格的反對,對自然主義和東方藝術的追求,到新藝術運動等等,再到十九世紀下半葉到二戰期間的藝術的發展對景觀的影響,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抽象主義,藍騎士,至上主義,構成主義,超現實主義,到二戰後到當代的生態主義,後現代主義,結構主義,極簡主義等等,每個流派都有自己的哲學思想,而這些流派又影響著景觀設計的發展。

而如何加深自己的哲學思想,當然是看哲學專著了

哈哈,走個神

對於設計所需要的哲學思想的培養,應該先去深究西方現代景觀發展的歷程,推薦王向榮的《西方現代景觀理論與實踐》比較全面。然後去研究各個流派對應的設計師的設計例項,看看人家是如何將哲學思想融入自己的設計裡面,這樣應該就可以了吧。

意境 如何在建築設計裡體現?

王決 主要是空間和一切並不存在的東西混合而成的畫面理性的角度很難量化的形容 乙個有意境的建築理論上是不存在的但乙個建築在某個瞬間某個角度某個畫面充滿意境這樣的建築比比皆是 燈光擺設什麼的技巧都是為了尋找那一瞬間好的建築很容易找到差的建築很難找到這大概就是高手和菜鳥的區別 空間營造的氛圍帶來的感受吧。...

裝配式建築設計真的顛覆了傳統建築設計嗎?

落鯨飛 是的 前提是裝配式能夠普及 如果能普及,將對現在的設計流程,建造方式,材料裝置都會產生顛覆性改變。目前裝配式建築行業很混亂,很幼稚,在按著傳統的設計流程做裝配式,這是行不通的,也難以體現出建築師的價值。就建築設計專業來說。傳統流程中,方案是方案,施工圖是施工圖,是兩撥人。做方案的出了方案,細...

建築學讀了五年,畢業後不太想做建築設計了,主要自己不喜歡這行?

飛葉83 隨著國家政策房產政策調整和城市化接近尾聲,建築行業已屬夕陽行業無疑。個人建議不要把職業生涯浪費在走下坡路的行業上,強烈建議轉行。總體來講建築專業綜合性比較強,剛畢業轉行也相對容易。另外大學的技能也僅僅是敲門磚而已,很多企業喜歡一張白紙樣的大學生,培養的更順手。 舞築 如果不喜歡,真心建議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