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行總行的後台崗位 監管統計崗,二線城市城商行的金融市場部,哪個崗位的發展前景更好?拜託大神指點

時間 2021-06-02 02:16:57

1樓:

差不多的景況,我是國有總行後台和一家拉垮全國股份制總行金融市場部,最後算了國有行總行,平台真的太重要了,不要只著眼眼前兩三年的利益得失。

2樓:凱夫

國有行總行吧,一是拿個北京戶口,將來對小孩好處大。二是國有行總行平台大起點高,將來機會多一些。換個角度,即使在同一城市,你從總行去該二線城市所在的省行的對應崗位,還是相對容易的。

只是去到總行,也要注意好好表現,爭取早日進步,不能混日子。

3樓:

毫無疑問是城商行的金市。

我就問這裡回答的,有人拿過類似的offer嘛,有人在自營等買方實習了一年以上的嗎?金市就是銀行的利潤中心,最核心門檻最高的,也是銀行崗位裡為數不多的跟金融民工圈子掛的上鉤的。

答這個問題的看了下大多都不是職業選手。混債券交易圈子的不看銀行規模,平安出身比四大更香,懂的都懂

話說直接定向招金市的銀行真的很少很少,我所知的城商行就波行,青銀,渝農商,蘇州銀行,江蘇銀行(特別小的那種1000億以下的咱不談哈),像波行的金市校園招聘又60%是運營啊,清算啊這種中後台,剩下的40%又有一部分是做同業,說白了就是銷售交易,真正能做ficc投資交易的,就20%。所以如果是確定做投資/交易,那這兩個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

來自乙個秋招拿了浙商總行、寧波總行等4家總行和2家券商自營offer,最終選擇了小農商行定向金市的21屆畢業生

4樓:無銀三百

乍一看,好像是糾結的選擇:大平台小崗位vs小平台大崗位。

但是老司機實在忍不住吐槽:這TM還糾結?兩個選擇根本是雲泥之別!

第一:平台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比崗位重要!

考慮五年後跳槽,就一目了然:

國有總行的五年經驗,跳槽到城商行,不要太容易!還至少給個處級。

反之,城商行五年後,跳槽到國有行當底層小兵,都難如登天。

為什麼?

很簡單,開航空母艦跟划小船能比麼?

國有大行資產高、人員多、業務複雜、歷史長、流程規範。不誇張地說,大行的任何一項制度、做法,都是經歷了教訓,付出了上億元學費才換來的經驗。

對新人而言,絕對是知識的寶庫,就看你能學多少,思考多深。

反之,對於小行,翻來覆去就那麼點資產,那麼點業務。就連流程可能都沒規範起來,還需要摸著石頭過河,或者參考同業。

有了新業務,新人會懵逼。請教領導,更是驚訝地發現,領導實際更懵逼。

當然,老於世故的領導會表面淡定地讓你去調研同業怎麼做,然後抄作業。

到頭來,還是跟大行學。

第二:崗位,別看不起監管統計崗,別高看了金融市場的表面光鮮。

監管統計崗表面是事務性經辦,但別忘了有個金牌在手:「監管」!

監管就是權力。距離權力中心近的崗位,都差不了!

監管統計崗肩負著協調監管與行內各部門的重任,更是監管報送的出口。

所以,崗位雖小,能知全行大事,高階上帝視角!

此外,如果專業技能到位,就能從資料、檔案中看出問題,要求對應部門解釋。而對應部門肯定態度極好地跟你說實話,讓你幫忙一起想辦法。

這種待遇,絕對職場VIP有沒有!

反觀金融市場部,雖然聽著高大上,實際無非是交易員。

而且新人只可能是某一類具體產品的交易員,例如資金業務、債券業務等。除了在交易員圈子——受限於城商行規模還主要在當地交易員圈子——混個臉熟以外,不會有啥長進。

而交易員,很容易被替代。

某國有行一級分行,自己報名總行借調專案(一年),直屬領導委婉拒絕,我該怎麼辦?

我是來給你唱反調的。先從借調的手續說起,一般來說,上級行向下級行借調人員,都需要徵求所在單位的意見,被借調單位如果不同意,借調就不可能實現。但是,雖然都是徵求意見,性質也是不一樣的,像你所經歷的這種公開招聘的專案,其實屬於買方市場,不針對特定的具體的人員提出借調要求,而是公開招聘,擇優選擇。借調方處...

國有四大行,去年秋招剛進行,客戶經理崗位,覺得不太適合自己,有轉櫃員的想法,是不是給人感覺不思進取?

lucky 我這裡都搶著做客戶經理,客戶經理工資也一樣,也各種沒有提成,但是只要一天還待在這家銀行,就得為自己的未來打算,轉櫃員等於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而且櫃員比客戶經理苦多了,羨慕做客戶經理 我就是客戶經理轉回櫃檯的,說實話 回來一段時間後還是會後悔的。當初在櫃檯沒呆夠一年就轉客戶經理了,對留在櫃...

券商除了投行外有哪些很香的崗位?

稱孤道寡 要香,就不能做二級,二級沒法拉皮條。所以賺錢多的一定是前台銷售類,如大客戶資源集中 承銷量大,人少 的債銷,和某些半壟斷性質的資管。拉不了皮條的金融,都不算真正意義的金融。 投行鄙視鏈底端了 民工們別打我 多加些同業群吧經常會聊到跳槽。基本上自營是逼格最高最難進的條線 指投資 交易 研究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