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電腦數碼領域的哪些技術變革給行業和日常生活帶來重大改變?

時間 2021-05-06 12:43:13

1樓:自由

十年時間的話,無人駕駛技術應該到L5的完全自動駕駛級別了。無論是多複雜的道路狀況,都會被智慧型電腦瞬間計算出結果,沒有的話就上傳至雲庫再反饋回本地,然後按照所演算的結果自動選擇最安全最適合的行駛和規避方案。

2樓:大陽小河

來,咱們大膽暢想一下。

1、帶電品類電池問題完美解決,充電成為過去式。

2、手機消失,智慧型手錶成為超級終端的最終形態。

3、腦電介面成熟,學習效率和記憶力一日千里,諾貝爾獎得主大批量誕生。

4、人們可以用3D列印自己製造產品。

5、智慧型健康裝置達到一級狀態,人的病痛被消滅在萌芽狀態,人類永生。

3樓:山水靈子

發揮想象的時間到了嗎?

如果放在十年前,我甚至不敢想象如今的世界是這樣的,科技的進步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想象空間。十年前電腦數碼領域的技術可以說只停留在打打遊戲,簡單的辦辦公,什麼「一碰傳」、「映象投屏」等等都還只存在於想象中。

10年間,電腦數碼產品借助京東等電商平台的大力鋪設,迅速崛起,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有能力去接觸到這些電腦數碼產品,也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經過多年發展,「大資料」、「雲計算」、「AI人工智慧」等等,這些十年前完全陌生的詞成了如今掛在嘴邊的詞。

所以說,在電腦數碼領域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都是極具想象力的,十年前是這樣,十年後還是這樣。

回到問題上來,未來十年電腦數碼領域的哪些技術變革能給行業給日常生活帶來重大改變。其實當下被最多人熟知的無疑是無人汽車、無人駕駛、無人XX這些無人操作,而再發揮想象一點,「芯腦合一」、「腦機互換」、「3D器官」、「視網膜螢幕」、「VR世界」等等這些遠在天邊的東西,因為有5G的加入,有科技的發展,正在離我們越來越近。

如果說,你覺得這些都還很遙遠的話,「VR、AR技術」了解一下。VR和AR自問世以來在科技界熱度一直很高,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限制,導致其始終無法進入我們日常生活,但是商場裡越來越多的VR體驗以及AR的逐步普及,似乎也印證了VR、AR的時代已經馬上到來。

而在未來十年裡,VR勢必會發揮出它所具備的無限潛力。VR遊戲將會變得更加真實,甚至結合其它配件達到4D效果都是存在一定可能的。VR影院就更不用說了,8K甚至是12K的超高清電影,120甚至更高的幀數,全方位沉浸式的體驗,VR影院在未來是完全有能力與實體影院比拼的,而且我相信隨著VR技術的成熟發展,進入萬家只是遲早的事。

其實相對VR,AR技術或許能更快到來,而且我本人也是更喜歡AR技術,因為AR的便捷性、體驗感,有時候是VR帶不來的。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工作太忙根本沒有太多時間能好好去逛街消費一下,只能天天穿梭在各大電商平台之間。但是這種看不到實物、摸不到產品的購物形式,與線下強有力的購物體驗是完全無法相比的。

所以我多想在多年以後,能坐在家裡享受到線下的購物體驗,而如果真要做到這種程度,是離不開AR的。

臨近雙十一,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去年雙十一的時候,京東上線了乙個AR沉浸式體驗會場(今年不知道會換什麼玩法),真的是讓我感覺到在家也能有這種購物體驗,只需要掃一掃就能開啟乙個全新的世界,買空調冰箱洗衣機什麼的全都能進行3D詳細展示,真的很新鮮,當時就在想如果能一直延續下去就好了,這樣以後買衣服什麼的,只需要調出VR然後人站過去,就能進行試穿,現在回頭來看,這不就是我們未來期待的購物方式,電商平台未來發展的方向嗎?

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的話,大電商了解一下。各大景區在電商平台上貨,使用者通過AR、VR實現更為真實的虛擬旅遊體驗,那以後不出門就能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了;還有就是我個人非常需要的乙個功能,直接操作無人工廠進行商品個性化定製,自己想要什麼,有什麼想法可以直接通過遠端控制進行生產,實現真正的「雲監工」…

所以說,關於未來,可期的真的太多太多了,真的可以說是,不怕做不出來,就怕想不出來。

4樓:羅悟佳

其實像3D技術的發展看似只會對建築業和醫療業產生影響,但如果能夠把它和網路技術相結合,那以後很可能對空間站的建立也有一定的幫助。

5樓:艾梅達爾

AR吧,如果電池工藝能夠發展一波,可以將AR眼鏡做的跟普通眼鏡重量別太離譜,還有晶元的功耗和算力能夠再邁一大步,如果再出現一門專為增強現實服務的計算機語言,方便開發者開發AR應用,未來真的可以很美好

6樓:明天可能有雨

單論接近程度的話,我覺得外骨絡輔助科技是最符合現實的了。特別像我們中國這種物流大國、基建大國,在人力尚沒有被機械完全解放時,共融結合是理性的選擇。快遞員送貨量更大更省力,工程技術人員組裝器械更輕便更安全。

7樓:蠟筆小新沒蠟筆

再過10年很可能翻譯這個職業就從世界上消失了,現在乙個好的翻譯軟體,相對於乙個同聲傳譯來說延遲相差無幾,今後語言不再是人類溝通的障礙。

8樓:從心

未來十年,可能還是萬物互聯吧。雖然說現在很多裝置已經都可以聯網了,但是知識簡簡單單的增加了個介面而已,就像檯燈只能遙控開關而已。距離做到高度的自動化還是有段時間的。

9樓:不鍾意了

有想過乙個事情,現在各大數碼產品對健康狀態的監控已經挺成熟的了。如果電腦數碼領域的技術再次突破,可以真正有效的監控人體健康,將資料反饋給醫院醫生,做到實時監測,就可以防止和預防一些悲劇發生。

10樓:Katy

AR應該是這幾年的大趨勢。現在人臉解鎖蘋果和華為都用上了結構光,後置攝像頭增加TOF的機型也越來越多。硬體支援了,開發者肯定已經在路上了,後續應該也會增加很多配套的AR應用了。

11樓:Colin

可能在大資料的加持下,十年後的服務行業會有突破性的發展;比如來到乙個餐館,可以根據你以往的口味推介最合適的餐食;當然也包括其它方面的,這一點貌似也不會太難做到。

12樓:沒有以前

再給仿生技術和電腦技術十來年的發展時間,我相信對於醫療的發展是有很重要,尤其看到腦機介面的新聞,更是給了整個行業更大的信心,人類發展到現在,確實需要用技術的手段來彌補大部分人在生理上的遺憾。

13樓:九千萬少女的夢

無人駕駛技術得到發展後,那我們也就不需要考駕照了,只要有台無人駕駛車,就可以穿越於馬路中間,所以說,未來可能人人都是司機?

14樓:Panda

晶元是一切有關計算方面科技的硬體基礎,未來除了往更小運算速度更快的方向發展之外,還可以植入人體監測身體資料來管理健康問題,更可以與相應智慧型家具裝置相互動,空調覺得你熱了會自動開啟,廚房覺得你餓了會自動做飯菜。

15樓:Christine

因為摩爾定律的存在,在未來的十年,晶元將會與超級敏感的感測器結合,使我們能夠檢測到疾病、事故和緊急事件,並在失去控制之前發出預警提醒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它們能識別人的聲音、面孔和用模擬個人習慣語來談話。

16樓:灑脫

作為乙個愛吃的人,我其實是不想要人工智慧和電腦技術來代替人手烹飪的,但是現在已經越來越有這樣的趨勢,因為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和保持出品的精準度,減少排位的情況。

17樓:喜歡下雨天

未來10年的製造業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很多的大型倉庫就已經都採用機械人來進行工作,再往後非技術工種將會淘汰更多。

18樓:庫布里克在划船

3D列印在醫學上其實現在應用已經不少了。尤其是在骨科和義肢修復上,本身這部分就需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單獨定製,高精度的3D列印恰好創造了這種便利性。肉體的器官的話,我覺得10年內有點難。

19樓:何樂而不為

人工智慧將引領乙個新的產品和服務體系,會有更多的無人系列產品出現。企業的成本降低了,交易過程也會更快,當然也會衍生出更多合適人類工作的崗位,完成和諧的閉環。

20樓:好學的番茄先生

真正的技術變革與發展,都是要造福人類的;電腦科技的發展,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勢必是以發展人工智慧為主,從而讓更多的生產生活提高效率,讓人們的生活可以更加的輕鬆便捷。

21樓:乙隻喜洋洋

數碼領域,真的,我也覺得VR技術是個很有前途的領域,很多遊戲都會被VR技術所影響,給大傢伙們更好的體驗,你說,王者裡面的英雄,直接在眼前跟真人一樣打鬥,不香?

22樓:咕嚕嚕鹿鹿

在未來的10年當中量子計算機有可能真的實現,要知道粒子的量子態分為3種形態,這就比我們現在的0和1,表達資料的結構強了成千上萬倍。

23樓:DW瓜瓜

這次疫情基本上全是靠核酸檢測在篩選病例。突然間曾經感覺神秘的DNA已經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完成檢測了,我看英國飛香港已經有1個小時的快速檢測了。不知道醫學技術未來10年能不能靠靶向藥搞定癌症。

24樓:仔仔棒

雲計算真的太方便了。還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還要考慮筆記本的效能,CPU顯示卡什麼的,現在已經可以寫好程式,扔給學校的計算中心解決了。雖然網速會有一點延遲,但是還是比本地快太多了。

感覺這普及了以後會超級便利呀。

25樓:森樹白雲

在未來10年之內,我們的智慧型終端很可能成為植入式的晶元,可能是我們的手臂中也可能是我們的大腦,現在特斯拉的老闆埃隆馬斯庫現在研究的腦機介面,為了病人而準備的能夠輸出腦內想法的裝置,成為輸出終端也就這幾年的時間。

26樓:士多啤梨味的風

語音助手可能會有乙個整合化的趨勢,而且如果我們對一種語音助手產生依賴性後,很可能會有意識地選購支援同乙個語音助手的其他裝置來配合,從而產生馬太效應。

所以如果哪個廠家在多個裝置之間的生態整合的好,很可能在我們所認識的數碼界也就稱霸了

27樓:雨甘

監控攝像頭會進一步擴充套件監控範圍,公升級變成智慧型監控。看到有尾隨或是誘拐事件發生,會匯報給主機進行實時分析計算,然後主機鑑定後自動報警並授權監控網路進行接力追蹤,真正的天網恢恢。

28樓:小時候

現在車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HUD了,而且一些高階車型上,或者概念產品中,已經可以實現AR的路徑導航了,有一種開車在玩遊戲的感覺。又想到之前有虛擬後視鏡的設計,應該這種虛擬和現實結合的技術,肯定會讓開車越來越安全。

29樓:萌大俠

其實雲計算已經在布局了,只是暫時還沒那麼好用吧。

如果在學校的小夥伴想在pad上用MATLAB就會發現,基本上所有的指令都是傳送到雲端,計算完成後再返回結果的。等到5G普及了,我覺得這種模式肯定能緩解續航和算力問題。

30樓:林清

說乙個已經落地的專案,無人駕駛。

特斯拉無人駕駛技術目前相當成熟,雖然也出過事情,相信在未來,無人駕駛技術肯定能更好的識別,輔助車輛更加智慧型。

且說高速定速巡航,基本沒啥問題我覺得乙個是技術原理問題,二是環境單一,高速上都是車輛,能開定速巡航條件肯定是通暢的跑起來,所以十年足夠無人駕駛技術進一步提公升,更好的服務車主了。

未來十年會是IoT爆發的十年嗎?

笨尼 是的,當然是。IOT時代令人憧憬的乙個重要方面,就是他不僅對個人使用者的生活會帶來很大改變,對傳統行業也意義重大。長期以來,整個數位化時代的巨大紅利都由網際網路企業享用,因為網際網路企業擁有海量使用者,且天然地就將海量使用者產生的資料儲存下來,挖掘其價值。而傳統企業,也許也擁有海量使用者,但它...

聯盟未來十年的超巨會有哪些?

汝等看好了 東契奇,運動能力,防守稍弱。特雷楊,防守差,帶隊能力不強。錫安,得分方式單一。莫蘭特,中遠投威脅小。恩比德,傷病。約基奇,發福的身材。西蒙斯,沒投射。威金斯,比賽態度,持球能力。塔圖姆,核心力量。布克 拉文,防守稍弱,帶隊能力不強。以上是這幾個比較年輕的球員各自的缺點,如果未來五年或者十...

十年回顧 對教育技術過去的十年(2010 2019),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LeungYM 過去十年的變化我無法回答,我是2014年才接觸教育技術學這個專業。談談近五年技術方面的變化 2014 2019 同時我將這五年劃分為兩階段,以2017年為分界。第一階段,那時的所謂技術,我認為依然是以教育電視 遠端教育等為主,有學Flash這門課。但現在,Flash明顯已經落後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