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當中的疾病終末期有沒有意義?

時間 2021-05-30 16:34:06

1樓:童童

如果保費相同的情況下,多一項責任肯定是比少一項要好,不管它具不具備實質上的意義。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醫生是很難開具這個證明的,誰敢給患者保證說,你就剩多少天了,也就是口頭那麼一說而已,開具實際的證明很有難度。

2樓:上善若水lovefcb

有意義,可以獲得提前賠付,並且有的產品是可以重疾賠付一次,終末期疾病再賠付一次

但是就實際情況而言,一般醫生很少開這個證明,怕有糾紛,什麼意思?醫院覺得治不好就不治了?回頭再起訴醫院

我們對病人的臨終關懷做的還是太少

3樓:鄭州明亞侯興旺

疾病終末期的定義是

1.依現有醫療手段無法緩解(只能越來越糟糕)2.經二級以上專科醫院醫生診斷病人存活超不過6個月。

目前重大疾病保險種類都多達100種以上,少於100種的產品都不好意思拿出來,其實保險行業協會和中國醫師協會制定的標準也就25種。據統計,這25種重疾理賠率佔所有重疾險理賠率的95-96%,其餘75種甚至更多,也就佔了不到5%。

但是不論重疾種類有多少,也不可能包含人類可能發生的全部重疾,尤其是在未來,很有可能出現人類未知的某種病。對於帶身價的重疾,如果沒在合同裡,只能等到身故才能拿到身故理賠款。這個時候就能體現出疾病終末期的意義了。

疾病終末期的意義在於【提前給付】,疾病終末期理賠款給到的是被保險人本人,而身故理賠金給到的是身故受益人。錢提前給被保險人,被保險人還可以用這個錢在人生最後的一段時間完成沒有完成的心願。

4樓:若愚

先說結論,意義不大。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疾病終末期」

可以看出,疾病終末期的賠付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現有醫療技術無法緩解,二是存活期低於6個月。只有滿足這兩個條件,才可以得到賠付,換句話說就是身故責任的提前給付,其作用並非想象的那麼大。

並且,醫院也不容易開出「疾病終末期」的證明,聊勝於無。

當然如果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有比沒有好。

5樓:華夏保險小助手

現在買重疾險時除了考慮保障的疾病種類,對疾病終末期保障的關注也越來越多。雖然現在市面上的重疾險已經覆蓋了絕大部分重疾,但難免會有那小部分的疾病沒有包括在內,但是如果有重疾終末期這一保障,當不幸遭遇了重疾險以外的病症,到了終末期階段也能得到賠付。

6樓:鋼鐵人

疾病終末期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作為乙個重疾病種。

另外一種是和身故、重疾這些並列乙個責任,發生了疾病終末期就賠付保額終止合同的,如果將疾病終末期和身故、重疾並列責任的這種情況,就沒什麼用了我覺得。

如果是乙個重疾病種那還是有意義的。

說說疾病終末期這個概念,疾病終末期是乙個外國的理念,因為外國的醫療體制外國的醫生都敢於下疾病終末期的診斷,就是確定乙個病人活不過6個月了,而國內因為體制等等原因,醫生基本不會診斷寫明乙個病人活不過6個月的疾病終末期的。

為什麼說疾病終末期作為乙個重疾的病種是有意義的?

因為這個疾病終末期的病種在多次賠付的重疾險中發生過2次的理賠。這是同方的乙個理賠

醫生口頭診斷了被保險人活不過6個月了,但是還是那樣,醫生並沒有寫在了診斷書上面,然後被保人的家人報案理賠了,理賠勘察人員經過多方的了解溝通,看了被保人的真實情況,同時去和被保人的主診醫生深入的溝通,醫生也再次口頭確認被保險人活不過6個月,理賠人員將真實情況反饋給保險公司,綜合考慮後,保險公司最後還是決定理賠疾病終末期這個疾病。所以說是有意義的。

回頭看,看了之後也不要把這個疾病終末期看的神乎,只能說是有意義的,保險公司願意賠付說明比較人性化,另外乙個也是乙個廣告的因素。嚴格來說,因為醫生沒有在診斷正面上寫明疾病終末期活不過6個月,保險公司不賠付也是合理的。

結論,疾病終末期作為一種重疾病種是有意義的。

7樓:千語赫

有意義。遇到過兩個事兒:

1、高中同學的弟弟在美國留學,突發腦疾,經過一番折騰最後還是回國內找了權威專家,最後還是給了「準備後事」的建議,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2、乙個朋友的老公,孩子一歲的時候,偶然一次檢查發現了罕見病,醫生直接判了活不過半年,最後經過種種努力和毅力吧,過了一年多去世了。

沒遇到這兩個事兒之前,我覺得讓醫生開具醫生活不過6個月的診斷證明非常難,疾病終末期的理賠沒什麼意義,現在覺得還是有意義的,真的會有疾病「來勢洶洶」「要了命「,生命並不確定,儘管概率很小。而且,越早賠付越好,進入這個階段能夠賠付,總比身故再拿錢,更好。

8樓:鈞珩

你好,是有所分別的。因為在疾病不同階段的時候會有著不同的賠償,例如早期疾病的部分賠償,晚期疾病的額外賠償等等。

而重疾險的意義就是讓你在健康的時候作未來的不確定性狀況保障。

1香港保險靠譜,既然已經花了錢當然想得到保障,畢竟大陸保險未能理賠的問題太多。2保費相對便宜,因為保費率是按人均壽命而定,香港壽命較長所以保費較低。3保額會增加,因為港險獨有的分紅而至保額會隨年數增加,每年固定保費情況下,在通漲不斷的情況下保費相對愈來愈便宜,保障愈來愈高。

4美元保單可以對沖人民幣,做成風險分散的用途,也能做成乙個投資方向。

9樓:會保一姐

我們以友邦人壽的倍呵護少兒重疾險的疾病終末期條款為例做下解讀:

也就是說,必須由醫生出具相應證明,承諾被保險人在未來6個月內死亡,才能達到條款規定的生命終末期!

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名醫生敢說病人將在未來6個月內死亡,而且是承諾!!

其他保險公司的疾病終末期條款也是大同小異。

在當前的醫療情況來看,疾病終末期意義不大,也比較困難能夠拿到對應的賠款。

不排除未來會有很多種沒有見過的重大疾病發生,而那個時候,疾病終末期還是有其自身的意義。

友邦全佑倍呵護,可惜是假呵護!!

10樓:誤入保險的保險人

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是我配置重疾險的核心條款。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我的核心條款一是保額是否充足,二是保費是否合理,三是被保險人的身體情況,家族病史。其他的條款,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有最好,沒有也無所謂。保險也是商品,理性對待。

11樓:友邦保險 Kathy祝

畢竟未來會出現什麼樣的疾病我們現在無法預知,做好充分的保障,有備無患。

當年的SARS、埃博拉,一開始人們也是束手無策的。

12樓:「已登出」

當然有意義,所謂疾病終末期,就是6個月之內靠現在的醫學手段還不能治好相當於把錢給提前賠付,如果沒這個功能的話,那就只有等到身故才賠

除了信泰的重疾險,其他有沒有價效比高的重疾險推薦的?

愛學習的雯雯 價效比這個是相對,也是針對不同人的,需求不一樣關注點也不一樣啦,還是先看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產品,再在同類產品中對比吧,且每個產品的優勢也不同,關鍵看自己關注什麼 長城渠道經理王春豔 價效比的衡量標準,各家保險公司已經各家經紀公司都是不同的。作為長城專員,我想說,長城吉康21不錯,可以...

重疾險被拒保,這兩種情況還有沒有什麼重疾險可以買?或如何建立保障?

Keven 網上投保健康告知不通過的人很多,但是不代表買不了重疾險。可以走線下投保的 人工核保 渠道,提交全面的醫生診斷記錄和報告,核保老師會進行綜合的判斷,也許有機會能承保 白色月牙 是什麼情況被拒保,什麼病種?如實告知是否可以責任免除,然後保其它的?重疾如果各家保險公司都拒保,那估計醫療險也是投...

嬰兒的重疾險是有沒有必要的?

山東明亞蔣玉波 嬰兒的保險首先購買的就是居民醫保,其實就是醫療險。醫療險根據自己的狀況可以選擇百萬醫療,中端醫療或者高階醫療。還有就是意外險也不可或缺。那麼重疾險到底要不要購買呢?如果符合健康告知的話,盡早購買 第一,孩子年齡小,同樣的保額,保費更便宜。第二,如果選擇保終身的話,0歲買和十歲買,很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