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為何進展緩慢?

時間 2021-05-29 22:47:19

1樓:趙晴

說到緩慢,就要回答如何才稱得上快,中發9號文基本都是指導意見,電力上下游試水試到今天,技術、制度均已成熟到可以完全照搬,本就是夕陽產業的電力行業如果還要用緩慢來形容,那麼針對其他行業的改革,又要用什麼詞彙來形容。

2樓:

中國電力企業

甲方:國家、南方電網

增量市場乙方:能建、電建、

容量市場乙方:五大發電集團

電力市場看似很光明,但是中國和美國不同,幾乎所有的發電廠、線路都是國有的,國有企業直接難以直接競爭。沒有線路和電源的私營企業難以與國有企業競爭。整個電力系統每年的利潤是基本固定的,引入體制外售電公司,就是在分電網、發電集團的利潤,電力集團對此難以讓步。

這也使得體制改革異常艱難。

其實從最經濟的角度來講,原國家電力公司的上下直管是最經濟的。現在雖然發電、輸電、規劃、設計被分到了各個集團中間,但是他們的關係是藕斷絲連的。電網也有發電和設計部門,和其他集團功能重複。

3樓:變通則久

電力體制改革就是要引入市場機制,尤其是面向使用者的售電流通環節,以及電力生產環節,供需中間流通環節有真競爭,以市場機制調節電力生產和使用者接入,搞活流通。如果快遞業現在還是中國郵政一家經營,快遞業和網上購物會有現在的興旺嗎?同樣送快遞的,郵政的人蹲在小區馬路對過等客戶來領,其他公司至少能送到樓下吧。

郵政跟過去比確有進步,以前領包裹到郵電所。這就是競爭的作用。

4樓:

電網改革,原來那幫人從台前走到幕後,收入更高了,為了看起來市場化,又增加一部分新人進來,收入又很高,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人的收入增加從何而來?毫無疑問,又是提高電費呀,電改,電改,越改越好的電費,就是個笑話

5樓:

電力改革,追求的是電力市場化,引入多元經營者增強電力企業自身活力,單一市場主體毛病確實救不了,但如果突破不了電力改革的政治目標的概念限制剛,實質性的進展就不會出現,很多時候大佬都被困在競爭者只能存在於系統外,這個過時的想法裡

6樓: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神仙打架才打了兩天,著什麼急。

倒是當心神仙不注意甩個雷下來,有能力的去充充電,聰明的躲著點,別傻了吧唧的仰著頭看,小心被劈到。

7樓:summer Phi

看了半天,沒甚滿意的答案,手機碼字,自己答一波

基本同意文刀的說法,但是不同意第一段裡文刀認為郭嘉想得簡單了。相反,各級gov對於電改都是三思過往慎之又慎的。還有就是電改一直都在進行中,其實不慢,輸配電價在試點了,直購電也一直在用。

其實也慢,售電側放開往往要利用新區探索,老城沒有資產布局的空間,甚至連管廊都沒有了。但新區起步區往往又需要依賴電網的先期基建布局,一來二去都是各方利益在博弈。

說我的觀點

電改進度比較慢簡單來說兩方面原因:1是很多地區網架還不夠完善,貿然市場化weiwen壓力不小;

2是電網運維專業門檻相對高,但不是絕對高,運維成本那是真的高,大多皮包公司真的做不來。除非你真的不運維,看zf和百姓不吃了你。

先從網架和可靠性說起,看起來郭嘉不會再像十多年前一樣鬧電荒,君不見電源專案還是乙個接乙個,那是因為畢竟電能供過於求只是表象,長三角珠三角以外的地方,很多地級市迎峰度夏期間配變缺口大於兩萬兆伏安的比比皆是,山區縣郊動輒上百公里單回10kV線路,甚至一條村用一條220單向電,低壓成天三相不平衡。還有別的答案提到的,很多地方可能還沒有電用,zf不靠兩張網,百姓怎麼辦?售電公司才不會考慮那些。

供電可靠性高的地區,居民小區一般採用雙站雙電源主備環網供電,負荷盡量不超過50%,可靠性很高。

負荷達80%叫過載,100%叫過載,過載不是不可以,但分分鐘可能跳閘燒電線或者拉閘限電。為了避免主變母線N-1的風險,有條件的地區負荷不會掛超50%。也就電網敢用兩份的裝置投入去賺取乙份的價值。

要我是售電公司,巴不得單電源滿負荷供售電,這樣相比雙電源環網50%負荷,相當於二分之一的基建投入換取兩份的收益,合起來就是四倍。

你要是zf,恐怕你也不敢貿貿然把以利益和市場為導向的售電公司像洪水一樣放進來吧。

當年電改四步走,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現在雖然不這麼說了,但大致還是在沿著這個軌跡走第三步,輸配都無法完全分離,怎麼競價,怎麼市場?步子不能太急啊小兄弟。

而現在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其實就是在探索新的輸配模式,並為開放售電側創造條件。

輸配電價改革就是將原先的下網電價拆成過網電價和銷售電價兩部分。過網費用於維持全國一張大網的運維,銷售電價用於競爭。三個好處,惡性競爭的利潤空間受限使得weiwen有保障;電網網架主體確保有穩定的資金運維;開放競爭引入活力。

而除了輸配電價改革,其實郭嘉早就在推廣直購電了,以大型工廠居多,就是自己投資修一條輸電線路到電廠或者某個樞紐變電站,遠郊大廠或者油氣礦山甚至自己建變電站或電廠。只是大多後來發現運維不下去,甚至願意電類資產無償移交電網的事情比比皆是,只要電網接收資產後幫他運維就行。

大廠況且如此,市面上具備配電網運維能力的售電公司太稀缺了,這是目前新資本進不來市場最大的軟肋。

8樓:腳丫

鐵道部丟出來了,火車票降價了嗎?

郵政壟斷開啟了,郵政快遞就變好了嗎?

移動通訊一拆為三,有市場競爭話費就掉到國際水平了嗎?

總有人留戀著現在的生活而拼死掙扎,哪怕飲鴆止渴也要多在那個位置上多躺一會,又怎麼可能一下子就全套變?

從夏天的雷雨到冬天的風雪,中間還有個秋天做過渡期呢,憑什麼改制就得啪嘅一聲就從汽車變成機械人?

治國如烹飪小鮮的意思不是隨便來,而是小火熬著慢慢來!

真要搞個大動作還非得要迅速到位,這肯定會亂起來~

9樓:天知道

誰說電改進展緩慢了?主輔分離5年前就完成了,我們就是被踢出去的輔助部分。當然比這更快的是省公司立刻成立新的系統內設計院(或者將原有的低等級設計院提級)。

10樓:杜小甫

電改不算慢吧

各省的省級電力交易平台也都成立了

新的售電公司也都有條不紊的運營了

在售電側算是不慢了吧

只不過普通居民暫時感受不到

11樓:黃和wisper

這麼簡單的問題有什麼好在意的呢。

有人已經答了,跟個人其實沒多大關係。改了也不可能降電價,與其期待改革,不如期待市場回歸市場。

現在天天鬧改革,電網公司怎麼辦,才不會去想怎麼降本增效,只會想老子怎麼才能更鐵板一塊。

本來電力就是部委改下來的,又沒有碰上鐵道部原來那位有政治理想抱負的,能怎麼樣。只能搞自己的帝國唄。

改革不是空談,光有願景改革就是待宰的羔羊。

如何看待新一輪的禁寵令。?

上次不就禁止過了,S隊起碼吳哲涵的是放回家養的,去翻翻微博麼,微博肯定有記錄的。無非就是上次小打小鬧,這次大條了。楊老闆,名不虛傳。 庄中石 我覺得公司規定不能養寵物就不讓養,除非關在籠子裡不放出來。就像養倉鼠,鸚鵡之類的。而且難道規則不應該被遵守麼?這次是我少數支援公司的事情,當然,手段可以換溫和...

如何看待tf家族新一輪生寫大戰?

我以前只是師兄的路人粉不怎麼混飯圈我覺得三小只粉絲真的不是什麼好粉絲,現在入了冷圈我算是明白了,粉絲這麼撕不是沒道理,公司作的,有這樣經濟公司粉絲不撕才怪。呵呵噠。公司再這麼弄下去二團出道最後還得撕。雖然現在還是團飯但是我感覺我支援不了多久了。快轉唯了 這次可以說顛覆了很多人的心態,飯養成系偶像,不...

如何評價李鐵新一輪國足的集訓名單?

我是你的氟西汀啊 其實在打世預賽時候裡皮就不怎麼用李可,記得當時央視解說說過池忠國在這個位置比李可要強,我相信李鐵也看到這一點。不過這次名單韋世豪曹贇定沒入選,我還是看不懂。 住隔壁我姓王 李可?那個外中國人?代表中國!你們不許反對哈,反對你就是阻止中國復興,所以趕緊通過了那啥檔案!別耽誤我晚上喝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