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仄仄仄仄仄的拗救,有高人能解釋嗎?

時間 2021-05-30 21:02:44

1樓:

我覺得,出律沒什麼可恥的,有時為了達意,難免不合格律。發展一套拗句理論用來解釋甚至作為出律的藉口才是可恥的,它使格律理論變得醜陋。

仄仄仄仄仄就當是仄仄平平仄的出律,對句仍作相應律句即可,不必管什麼救不救的。

2樓:申韓

高手都是不救的。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首聯和頷聯,分析平仄能讓強迫症發作,然而後面兩聯又出奇地工整。可見是非不能也,不為也。

3樓:

「仄仄仄仄仄」是「仄仄平平仄」的變體。第三第四字拗。

以「中平平仄平」救之。如果用「平平平仄平」,以一救二; 「仄平平仄平」,以一救三。

例子如其餘二位所言「報國有萬死」,「向晚意不適」,皆是。

又如「仄仄平仄仄」(同樣是「仄仄平平仄」)的變體,也以「中平平仄平」救。如「野火燒不盡」。

今天忽然想到一例,大約比「報國有萬死」更出名一些。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國不蘄三折肱。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滕。

頸聯出句平平仄仄仄仄仄,對句仄仄仄平平仄平。以一救三。

4樓:

蟹妖。陸游《夜泊水村》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