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擊敗宋軍主力,為啥沒給宋江帶來決戰的信心呢?

時間 2021-05-07 02:57:42

1樓:阿布

因為宋江從來沒有想過反對皇帝。

如果真想造反的話,當初晁蓋逃離東溪村的時候,他應該捨棄押司職位,帶著所有家財入股。但是晁蓋離開後他還依然做著押司的位置。

他從頭到尾,反對的一直是蔡京、高俅這些奸臣。封建時代綱常有序,「天地君親師」,皇帝在他心中是個類似父親但是卻遠比父親崇高的角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知道,在封建社會的道德要求下,宋江無疑是個偏正面的人物了,否則在鄆城的時候他會成長為西門慶,在去江州的路上他會成長為王慶,在晁蓋死後他會成長為田虎,在英雄排座次後他就會變成方臘。

即使在後來被下毒以後,他也要騙李逵過來殺死,而不是給花容、李逵這些人寫信說明原委,留下他們繼續把大宋王朝攪得天翻地覆。

2樓:xhxz

問題是這個宋軍主力是河北軍的宋軍主力,宋軍中最腐敗的一支,戰鬥力全國墊底。而西軍這些精銳根本就沒動過。自己內部魯智深這些實權派對西軍也是又敬又怕,而且和自己還不是一條心。

他又怎麼會狂得起來呢?

3樓:五星出東方曜中國

原著寫的很清楚了

宋江聽畢,再拜謹受。娘娘法旨道:「玉帝因為星主魔心未斷,道行未完,暫罰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懈怠!

若是他日罪下酆都,吾亦不能救汝。此三卷之書,可以善觀熟視,只可與天機星同觀,其他皆不可見。功成之後,便可焚之,勿留在世。

所囑之言,汝當記取。目今天凡相隔,難以久留,汝當速回。」便令童子急送星主回去,「他日瓊樓金闕,再當重會」。

——《水滸傳》 第四十二回還道村受三卷天書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4樓:老槍

宋江雖然兩敗童貫,三敗高俅,但擊敗的並不是宋軍主力。童貫率領的是兩萬禁軍加八州的地方廂軍八萬人而已,基本上都是戰五渣;高俅統帥的稍好一點:有一萬五千禁軍,一萬五千水軍,加上十節度使麾下各一萬所謂精兵。

宋朝的禁軍,大多成了為高俅掙錢撈外快的民工了,戰鬥力基本廢了;各地廂軍更是些弱雞菜鳥;只有十節度使手下的兵稍微有點戰鬥力。然而一將無能,累死千軍,這些「精兵」在高俅的英明指揮下,都成了送人頭的表演。

但宋江吳用公孫勝包括魯智深楊志及朝廷那些降將如關勝秦明呼延灼董平等都知道:大宋朝廷的真正主力不是東京的禁軍,更不是各地的廂軍,而是與西夏血戰幾十年的西軍。西軍至少有二十萬人以上,而且基本上都是長年與西夏鏖戰的百戰精兵;西軍不但戰鬥力強,而且名將輩出,還有老種經略相公小種經略相公等威名遠揚的統帥。

我們不要因為歷史上第一次伐遼時西軍敗於殘遼耶律大石和蕭幹之手,就認為西軍沒什麼戰鬥力。事實上,西軍敗於遼軍,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可謂「非戰之罪」:首先,西軍是剛剛南下征討完方臘,又匆忙千里北上伐遼,太過疲憊。

二是趙佶童貫以為燕雲十六州之地「傳檄可定」,童貫作為主帥,根本沒做打仗的準備,再加上老種經略相公被排擠,西軍人心不齊,焉能不仗!如果在正常情況下,由老種統軍,西軍打殘遼不成問題!

以梁山那數萬由以小嘍囉和朝廷降兵組成的所謂軍隊,一旦遇到真正的精兵,比烏合之眾強不了太多。他擊敗遼國純屬開掛的人生不解釋,連九天玄女都下凡託夢授計破陣了。梁山如果對上由一位真正的名將統帥的十萬百戰西軍,其下場可想而知!

宋江吳用公孫勝正是深知這一點,才不敢與朝廷展開戰略決戰,而只能選擇招安。

當然,宋江受招安也是作者的設定,畢竟歷史上的宋江也沒有撼動宋朝,更何況造反到底不符合「忠義」的觀念,這樣寫這本書也不可能獲得出版的機會。